第二节税法的分类
税法的分类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和掌握不同税法类别的功能,完善我国税法体系,加强税收法学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从法学的角度,税法可以作如下分类:
一、按税法内容分类
按照税法内容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一)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纳税主体、征税客体、计税依据、税目、税率、减税免税等,是国家向纳税人行使征税 权和纳税人负担纳税义务的要件,只有具备这些要件时,纳税人才负有纳税义务,国家才能 向纳税人征税。税收实体法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是税法的核心部分,没有税收实体法,税法体系就不能成立。
税收实体法的结构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税种与税收实体法的一一对应性,一税一法。由于各税种的开征目的不同,国家一般按单个税种立法,使征税有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和法律依据。二是税收要素的固定性。虽然各单行税种法的具体内容有别,但就每一部单行税种法而言,税收的基本要素(如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等)是必须予以规定的。我国税收实体法内容主要包括:流转税法,是调整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指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所得税法,是调整所得额之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以纳税人的所得额或收益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具体指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财产税法,是调整财产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财产税是以法律规定的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财产的数量或价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具体指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等;行为税法,是以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为条件,对行为人加以课税的一类税,具体指印花税、车船使用税等。
税收实体法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 主体"。无论征收什么税,其税负总要由有关的纳税人来承担。每一种税都有关于纳税义务人的规定,通过规定纳税义务人落实税收任务和法律责任。纳税义务人一般分为自然人和法人两种。
自然人,指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个人。例如,在我国从事工商业 活动的个人,以及工资和劳务报酬的获得者等,都是以个人身份来承担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及纳税义务。
法人,指依法成立,能够独立地支配财产,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 义务的社会组织。例如,我国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等,都是以其社会组织的名
义承担民事责任的,称之为法人。法人同自然人一样,负有依法向国家纳税的义务。实际纳税过程中与纳税义务人相关的概念: 负税人。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如果能够通过一定途径把税款转嫁或转移出去,纳税人就不再是负税人。否则,纳税人同时也是负税人。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主要是由于价格和价值背离,引起税负转移或转嫁造成的。我国出现价格与价值背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家为了调节生产、调节消费,有计划地使一些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背离,把一部分税收负担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例如,对烟、酒、化妆品等采取的高价高税政策即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自由波动,当某些商品供不应求时,纳税人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把税款转嫁给消费者,从而使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
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从持有的纳税人收入中扣除其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业、单位或个人。对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应向其颁发代扣代缴证书,明确其代扣代缴义务。代扣代缴义务人必须严格履行扣缴义务。对不履行扣缴义务的,税务机关应视情节轻重予以适当处置,并责令其补缴税款。如《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即实行支付单位源泉控制和纳税人自行申报两种办法。实行单位源泉扣缴办法的,以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收入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其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由支付单位按规定税率计算扣缴。代收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借助与纳税人的经济交往而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单位,主要有受托加工单位、生产并销售原油、重泊的单位等。代收代缴义务人不同于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义务人直接持有纳税人的收入,可以从中扣除纳税人的应纳税款;代收代缴义务人不直接持有纳税人的收入,只能在与纳税人的 经济往来中收取纳税人的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
代征代缴义务人。代征代缴义务人是指因税法规定,受税务机关委托而代征税款的单位和个人。通过由代征代缴义务人代征税款,不仅便利了纳税人税款的缴纳,有效地保证了税款征收的实现,而且对于强化税收征管,有效地杜绝和防止税款流失,有明显作用。纳税单位,是指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的有效集合。所谓"有效",就是为了征管和缴纳税款的方便,可以允许在法律上负有纳税义务的同类型纳税人作为一个纳税单位,填写一份申报表纳税。比如,个人所得税,可以单个人为纳税单位,也可以夫妇俩为一个纳税单位,还可以一个家庭为一个纳税单位;公司所得税可以每个分公司为一个纳税单位,也可以总公司为一个纳税单位。纳税单位的大小通常要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和国家政策来确定。
2.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通过规定课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这一问题。
每一种税都有自己的课税对象,否则,这一税种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凡是列为课税对象的,就属于该税种的征收范围;凡是未列为课税对象的,就不属于该税种的征收范围。例如:我国增值税的课税对象是货物和应税劳务在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增值额;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企业利润和个人工资、薪金等项所得;房产税的课税对象是房屋等等。总之,每一种税首先要选择确定它的课税对象,因为它体现着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决定着不同税种名称的由来以及各个税种在性质上的差别,并对税源、税收负担问题产生直接影响。
课税对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自然经济中,土地和人丁是主要的课税对象。商品经济中,商品的流转额、企业利润和个人所得成为主要的课税对象。在可以作为课税对象的客体比较广泛的情况下,选择课税对象一般应遵循有利于保证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经济和适当简化的原则。要保证财政收入就必须选择经常而普遍存在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作为课税对象。要调节国民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课税对象就不能是单一的,而应该多样化。但为了节省税收成本和避免税收负担的重复,又必须注意适当的简化。
(1)课税对象是构成税收实体法诸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
这是因为:第一,课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就是说,税种的不同最主要是起因于课税对象的不同。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各种税的名称通常都是根据课税对象确定的。例如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等。第二课税对象体现着各种税的征税范围。第三,其他要素的内容一般都是以课税对象为基础确定的。例如纳税人,国家开征一种税,所以要选择这些单位和个人作为纳税人,而不选择其他单位和个人作为纳税人,其原因是这些单位和个人拥有税法或税收条例中规定的课税对象,或者是发生了规定的课税行为。可见,纳税人同课税对象相比,课税对象是第一性的。凡拥有课税对象或发生了课税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才有可能成为纳税人。又如税率这一要素,也是以课税对象为基础确定的。税率本身表示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或征税数额,没有课税对象,也就无从确定税率。此外,纳税环节、减税免税等,也都是以课税对象为基础确定的。
(2)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正确掌握计税依据,是税务机关贯彻执行税收政策、法令,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方面,也是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合理负担税收的重要标志。
不同税种的计税依据是不同的。我国增值税、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一般都是货物和应税劳务的增值额和营业收入金额;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和个人的利润、工资或薪金所得额;农业税的计税依据是常年产量;消费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税产品的销售额,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计税依据在表现形态上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价值形态,即以征税对象的价值作为计税依据,在这种情况下,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一般是一致的,如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所得额,计税依据也是所得额。另一种是实物形态,就是以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面积等作为计税依据,在这种情况下,课税对象和计税依据一般是不一致的,如我国的车船使用税,它的课税对象是各种车辆、船舶,而计税依据则是车船的吨位。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是:课税对象是指征税的目的物,计税依据则是在目的物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对目的物据以计算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而计税依据则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是课税对象量的表现。
(3)税源
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税源的大小体现着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纳税人缴纳税款的直接来源是一定的货币收入,而一切货币收入都是由社会产品价值派生出来的。在社会产品价值中,能够成为税源的只能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各种收入,如工资、奖金、利润、利息等。当某些税种以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各种收入为课税对象时,税源和课税对象就是一致的,如对各种所得课税。但是,很多税种其课税对象并不是或不完全是国民收入分配中形成的各种收入,如营业税、消费税、房产税等。可见,只是在少数的情况下,课税对象同税源才是一致的。对于大多数税种来说两者并不一致,税源并不等于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是据以征税的依据,税源则表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
(4)税目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不是所有的税种都规定税目,有些税种的征税对象简单、明确,没有另行规定税目的必要如房产税、屠宰税等。但是,从大多数税种来看,一般课税对象都比较复杂,且税种内部不同课税对象之间又需要采取不同的税率档次进行调节。这样就需要对课税对象作进一步的划分,作出具体的界限规定,这个规定的界限范围,就是税目。
划分税目的主要作用:一是进一步明确征税范围。凡列入税目的都征税,未列入的不征税。例如:商品批发和零售未列入营业税税目,则该项业务不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二是解决课税对象的归类问题,并根据归类确定税率。每一个税目都是课税对象的一个具体类别或项目,通过这种归类可以为确定差别税率打下基础。实际工作中,确定税目同确定税率是同步考虑的,并以"税目税率表"的形式将税目和税率统一表示出来。例如:消费税税目税率表、营业税税目税率表、资源税税目税额表等。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一种税都要划分税目。一般来说,在只有通过划分税目才能够明确本税种内部哪些项目征税、哪些项目不征税,并且只有通过划分税目,才能对课税对象进行归类并按不同类别和项目设计高低不同的税率,平衡纳税人负担的情况下,对这类税种才有必要划分税目。
税目一般可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
列举税目。列举税目就是将每一种商品或经营项目采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分别规定税 目,必要时还可以在税目之下划分若干个细目。制定列举税目的优点是界限明确,便于征管人员掌握;缺点是税目过多,不便于查找,不利于征管。
在我国现行税法中,列举税目的方法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列举即在税法中按每一产品或项目设计税目,本税目的征税范围仅限于列举的产品或项目,属于本税目列举的产品或项目,则按照本税目适用的税率征税。否则,就不能按照本税目适用的税率征税,如消费税中的"粮食白酒"等税目。另一类是粗列举,即在税种中按两种以上产品设计税目,本税目的征税范围不体现为单一产品,而是列举的两种以上产品都需按本税目适用的税率征税,如消费税中的"鞭炮、焰火"税目。
概括税目。概括税目就是按照商品大类或行业采用概括方法设计税目。制定概括税目的优点是税目较少,查找方便;缺点是税目过粗,不便于贯彻合理负担政策。在我国现行税法中概括税目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小概括即在本税目下属的各个细目中,凡不属于规定细目内的征税范围,但又同本税目征税范围的产品,在材质上、用途上或生产工艺方法上相近的,则另增列一个细目,把其划归为本细目的征收范围,如消费税 "酒及酒精"税目中的"其他酒"等;一类是大概括,即在本税种下属的各个税目中,凡不属于规定税目内的征税范围,但又确属本税种征税范围的产品,则另增列一个税目,将其全部划归为本税目的征税范围,如资源税中的"其他非金属矿原矿"税目。在税法中适当采用概括 性税目,可以大大简化税种的复杂性,但过于概括,又不利于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所以,在具体运用上,应注意把概括税目同列举税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3.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关系着 国家的收入多少和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因而它是体现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各税种的职能作用,主要是通过税率来体现的,因此,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和灵魂。合理地设计税率,正确地执行有关税率的规定,是依法治税的重要内容。我国税率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财政需要,产品的盈利水平和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兼顾国家、部门、企业的利益关系,做到合理负担,取之适度。不同税种之间,税率的设计原则并不完全一致,但总的设计原则是一致的,即:税 率的设计要体现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如消费税税率设计原则之一是体现国家消费政策,限制某些商品的消费;税率的设计要保持公平、简化的性质,如增值税只设了基本税率、低税 率和零税率三档税率。
税率是一个总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按绝对量形式规定的固定征收额度,即定额税率,它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另一种是按相对量形式规定的征收比 例,这种形式又可分为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它适用于从价计征的税种。
(1)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都按同一 比例征税,税额与课税对象成正比例关系。
在具体运用上,比例税率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产品比例税率。即一种(或一类)产品采用一个税率。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增值税等都 采用这种税率形式。分类、分级、分档比例税率是产品比例税率的特殊形式,是按课税对象的性质、用途、质量、设备、生产能力等规定不同的税率。如消费税中,酒按类设计税率,卷烟原来按级设计税率小汽车依照排气量分档设计税率等等。
行业比例税率。即对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的税率。它一般适用于对营业收入的征税,如:交通运输业税率为3% ,服务性行业税率为5% 。
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即对同一课税对象,按照不同地区的生产水平和收益水平,采用不同的税率。
有幅度的比例税率。即对同一课税对象,税法只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在这个幅度内,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税率。
比例税率的基本特点是税率不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这就便于按不同的产品设计不同的税率,有利于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纳税人相对直接负担越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上述情况有悖于税收公平的原则。这表明比例税率调节纳税人收入的能力不及累进税率,这是它的不足。比例税率的另一个优点是计算简便,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指同一课税对象,随数量的增大,征收比例也随之增高的税率,表现为将 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适用由低到高的不同税率,包括最低税率、最 高税率和若干等级的中间税率。一般多在收益课税中使用。它可以更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正确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问题。按照税率的累进依据的性质,累进税率分为 "额累"和"率累"两种。额累是按课税对象数量的绝对额分级累进,如所得税一般按所得额大小分级累进。率累是按与课税对象有关的某一比率分级累进,如我国1984年开征的资源税即按销售利润率的高低分级累进。额累和率累按累进依据的构成又可分为"全累"和"超累"。如额累分为全额累进和超额累进;率累分为全率累进和超率累进。全累是对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征税。超累是对课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数额的部分,分别按照各自对应的累进税率计征税款。两种方式相比,全累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但在累进分界点上税负呈跳跃式递增,不够合理。超累的计算方法复杂一些,但累进程度比较缓和,因而比较合理。
全额累进税率,是以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为基础计征税款的累进税率。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具体纳税人来说,在应税所得额确定以后,相当于按照比例税率计征,计算方法简单。二是税收负担不合理,特别是在各级征税对象数额的分界处负担相差悬殊,甚至会出现增加的税额超过增加的课税对象数额的现象不利于鼓励纳税人增加收入。 超额累进税率,是分别以课税对象数额超过前级的部分为基础计算应纳税的累进税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征税的特点是:①计算方法比较复杂,征税对象数量越大,包括等级越多,计算步骤也越多。 ②累进幅度比较缓和,税收负担较为合理。特别在征税对象级次分界点上下,只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一般不会发生增加的税额超过增加的征税对象数额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鼓励纳税人增产增收。③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不一致,税收负担的透明度较差。
超额累进税率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税款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引进了"速算扣除数"这个概念,通过预先计算出的速算扣除数,即可直接计算应纳税额,不必再分级分段计算。采用速算扣除数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为简化计税程序而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超额累进税额时所使用的扣除数额。反映的具体内容是按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的差额。采用速算扣除数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同分级分段计算的应纳税额,其结果完全一样,但方法简便得多。通常,速算扣除数事先计算出来后,附在税率表中,并与税率表一同颁布。超率累进税率,是指以课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为累进依据,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采用超率累进税率,首先需要确定课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如在对利润征税时以销售利润率为相对率,对工资征税时以工资增长率为相对率,然后再把课税对象的相对率从低到高划分为若干级次,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计税时,先按各级相对率计算出应税的课税对象数额,再按对应的税率分别计算各级税款,最后汇总求出全部应纳税额。现行税制中的土地增值税即采用超率累进税率计税。
超倍累进税率,是指以课税对象数额相当于计税基数的倍数为累进依据,按超累方式计算应纳税额的税率。采用超倍累进税率,首先必须确定计税基数,然后把课税对象数按相当于计税基数的倍数划分为若干级次,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再分别计算应纳税额。计税基数可以是绝对数,也可是相对数。是绝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额累进税率,因为可以把递增倍数换算成递增额;是相对数时,超倍累进税率实际上是超率累进税率,因为可以把递增倍数换算成递增率。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这种税率是根据课税对象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征税数额。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可以是重量、数量、面积、体积等自然单位,也可以是专门规定的复合单位。例如现行税制中的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分别以"平方米"和"亩"这些自然单位为计量单位;资源税中的天然气则以"千立方米"这一复合单位为计量单位;消费税中的汽油、柴油分别以"升"为计量单位。按定额税率征税,税额的多少只同课税对象的数量有关,同价格无关。当价格普遍上涨或下跌时,仍按固定税额计税。定额税率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定额税率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单一定额税率和差别定额税率两种。在同一税种中只采用一种定额税率的,为单一定额税率;同时采用几个定额税率的,为差别定额税率。差别定额税率,又有以下几种形式:
①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即对同一课税对象按照不同地区分别规定不同的征税数额。该税率具有调节地区之间级差收入的作用。现行税制中的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和屠宰税、1994年以前的盐税等都属于这种税率。其中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又是有 幅度的地区差别税率。
②分类分项定额税率,即首先按某种标志把课税对象分为几类,每一类再按一定标 志分为若干项,然后对每一项分别规定不同的征税数额。现行税制中车船税即属于这种税率。
定额税率的基本特点是:税率与课税对象的价值量脱离了联系,不受课税对象价值量变化的影响。这使它适用于对价格稳定、质量等级和品种规格单一的大宗产品征税的税种。同时对某些产品采用定额税率,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或改进包装。但是,如果对价格变动频繁的产品采用定额税率,由于产品价格变动的总趋势是上升的,因此,产品的税负就会呈现累退性。从宏观上看,将无法保证国家财政收入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持续稳步地增长。
(4)其他形式的税率
①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是分析纳税人负担时常用的概念。名义税率是指税法规定的税率。实际税率是指实际负担率,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税额占其课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由于某些税种中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不一致,税率存在差异,减免税手段的使用以及偷逃税和错征等因素的实际存在,实际税率常常低于名义税率。这时,区分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确定纳税人的实际负担水平和税负结构,为设计合理可行的税制提供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②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
边际税率是指再增加一些收入时增加的这部分收入所纳税额同增加收入之间的比例。在这里,平均税率是相对于边际税率而言的,它是指全部税额与全部收入之比。在比例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在累进税率条件下,边际税率往往要大于平均税率。边际税率的提高还会带动平均税率的上升。边际税率上升的幅度越大,平均税率提高就越多,调节收入的能力也就越强,但对纳税人的反激励作用也就越大。因此,通过两者的比较易于表明税率的累进程度和税负的变化情况。
③零税率与负税率
零税率是以零表示的税率,是免税的一种方式,表明课税对象的持有人负有纳税义务, 但不需缴纳税款。通常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在所得课税中,对所得中的免税部分规定税率为零,目的是保证所得少者的生活和生产需要;二是在商品税中,对出口商品规定税率为零,即退还出口商品的产、制和流转环节已纳的商品税,使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以增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负税率是指政府利用税收形式对所得额低于某一特定标准的家庭或个人予以补贴的比例。负税率主要用于负所得税的计算。所谓负所得税,指现代一些西方国家把所得税和社会福利补助制度结合的一种主张和试验,即对那些实际收入低于维持一定生活水平所需费用的家庭或个人,按一定比例付给所得税。负税率的确定是实施负所得税计划的关键。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负税率的设计必须依据社会愿意加以运用的社会福利函数来衡量。百分之百的负税率,将会严重削弱人们对于工作的积极性,成为阻碍工作的因素。因此,确定负税率必须适度,应使其对工作的阻碍作用降到最低点。
4.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鼓励或照顾措施。减税是从应征税款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减税、免税规定是为了解决按税制规定的税率征税时所不能解决的具体问题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在一定时期内给予纳税人的一种税收优惠,同时也是税收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正确制定并严格执行减免税规定,可以更好地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世界各国的税收法规中都有减税、免税的规定,我国的税收制度也有很多减免税的规定。例如,困难性减免、鼓励性减免、投资性减免等。关于减免税的具体规定,有些是在税法、税收条例或者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有些则是后来所作的补充规定。减免税的管理权限是由税收管理体制决定的。对于国家 在税收管理体制中已经作出的决定,各级政府和财税部门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乱开减免税口子,越权减免国家税收。长期以来,在我国税收实践中,对减免税的管理总体讲是偏松的,越权减免问题相当严重。为严肃税法,1994年的税制改革特别强调将减免税权限集中于国务院。如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暂行条例中均明确规定: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1)减免税的基本形式
①税基式减免,这是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具体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以及跨期结转等。其中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开始征税的起点。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起征点与免征额同为征税与否的界限,对纳税人来说,在其收入没有达到起征点或没有超过免征额的情况下,都不征税,两者是一样的。但是它们又有明显的区别。其一,当纳税人收入达到或超过起征点时,就其收入全额征税;而当纳税人收入超过免征额时,则只就超过的部分征税。其二,当纳税人的收入恰好达到起征点时,就要按其收入全额征税;而当纳税人收入恰好与免征额相同时,则免予征税。两者相比,享受免征额的纳税人就要比享受同额起征点的纳税人税负轻。此外,起征点只能照顾一部分纳税人,而免征税额则可以照顾适用范围内的所有纳税人。项目扣除是指在课税对象中扣除一定项目的数额,以其余额作为依据计算税额。跨期结转是将以前纳税年度的经营亏损等在本纳税年度经营利润中扣除,也等于直接缩小了税基。
②税率式减免,即通过直接降低税率的方式实行的减税、免税。具体包括重新确定税率、选用其他税率、零税率等形式。
③税额式减免,即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实行的减税、免税。具体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定减免率、抵免税额以及另定减征税额等。
在上述三种形式的减税、免税中,税基式减免使用范围最广泛,从原则上说它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情况;税率式减免比较适合于对某个行业或某种产品这种"线"上的减免,所以流转税中运用最多;税额式减免适用范围最窄,它一般仅限于解决"点"上的个别问题,往往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2)减免税的分类
①法定减免,是减免税的一种分类,凡是由各种税的基本法规定的减税、免税都称为法 定减免。它体现了该种税减免的基本原则规定,具有长期的适用性。法定减免必须在基本法规中明确列举减免税项目、减免税的范围和时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避孕用品等免税。
②临时减免,又称"困难减免",是指除法定减免和特定减免以外的其他临时性减税、免 税,主要是为了照顾纳税人的某些特殊的暂时的困难,而临时批准的一些减税、免税。它通 常是定期的减免税或一次性的减免税。
③特定减免,是根据社会经济情况发展变化和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的需要,而规定的减 税、免税。特定减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税收的基本法确定以后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所作的新的减免税补充规定;二是在税收基本法中,不能或不宜一一列举,而采用补充规定的减免税形式。以上两种特定减免,通常是由国务院或作为国家主管业务部门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作出规定。特定减免可分为无限期的和有限期的两种。大多特定减免都是有限期的,减免税到了规定的期限就应该按规定恢复征税。国家之所以在税法中要规定减税、免税,是因为各税种的税收负担是根据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的社会平均负担能力来考虑的,税率基本上是按平均销售利润率来确定的,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不同的纳税人之间或同一纳税人在不同时期,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负担能力上会出现一些差别,在有些情况下这些差别比较悬殊,因此,在统一税法的基础上,需要有某种与这些差别相适应的灵活的调节手段即减税、免税政策来加以补充,以解决一般规定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照顾经济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情况,从而达到调节经济和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
减税、免税是减轻税负的措施。与之相对应,税收附加和税收加成是加重纳税人负担的措施。
税收附加也称为地方附加,是地方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随同正税一起征收的列入 地方预算外收入的一种款项。正税是指国家正式开征并纳入预算内收入的各种税收。税收附加由地方财政单独管理并按规定的范围使用,不得自行变更。例如教育费附加只能用于发展地方教育事业。税收附加的计算方法是以正税税款为依据,按规定的附加率计算附加额。
税收加成是指根据税制规定的税率征税以后,再以应纳税额为依据加征一定成数和税 额。加征一成相当于纳税额的10% ,加征成数一般规定在一成至十成之间。和加成相适应 的还有税收加倍,即在应纳税额的基础上加征一定倍数的税款。所以,加成和加倍没有实质性区别。税收加成或加倍实际上是税率的延伸,但因这种措施只是针对个别情况,所以没有采取提高税率的办法,而是以已征税款为基础再加征一定的税款。例如: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无论是税收附加还是税收加成,都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但这两种加税措施的目的是不同的、实行地方附加是为了给地方政府筹措一定的机动财力,用于发展地方建设事业; 实行税收加成则是为了调节和限制某些纳税人获取的过多的收入或者是对纳税人违章行为进行的处罚措施。
5.纳税环节
纳税环节是指税法上规定的课税对象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纳税环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纳税环节指全部课税对象在再生产中的分布情况。例如,资源税分布在生产环节,商品税分布在流通环节,所得税分布在分配环节等。狭义的纳税环节是指应税商品在流转过程中应纳税的环节,具体指每一种税的纳税环节,是商品课税中的特殊概念。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许多环节。如工业品一般要经过产制、批发和零售环节;农产品一般要经过产制、收购、批发和零售环节。这些环节都存在商品流转额,都可以成为纳税环节。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促进经济发展、保证财政收入的作用,以及便于征收管理,国家对不同的商品课税往往确定不同的纳税环节。按照纳税环节的多少,可将税收课征制度划分为两类:一次课征制和多次课征制。
一次课征制是指同一税种在商品流转的全过程中只选择某一环节课征的制度,是纳税 环节的一种具体形式。实行一次课征制纳税环节多选择在商品流转的必经环节和税源比较集中的环节,以便既避免重复课征,又避免税款流失。多次课征制是指同一税种在商品流转全过程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环节课征的制度。
6.纳税期限
纳税期限是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国家开征的每一种税都有纳税期限的规定。合理确定和严格执行纳税期限,对于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及时性有重要作用。不同性质的税种以及不同情况的纳税人其纳税期限也不相同。这主要是由以下 因素决定的: ( 1 )税种的性质。不同性质的税种,其纳税期限也不同。如流转税,据以征税的是经常发生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故纳税期限比较短;所得税,据以征税的是企业利润和个人的工资、奖金等各项所得,企业利润通过年终决算才能确定,个人所得一般是 按月或按次计算。因此,企业所得税是按年征收,个人所得税是按月或按次征收。(2)应 纳税额的大小。同一种税,纳税人生产经营规模大,应纳税额多的,纳税期限短;反之,则纳 税期限长。(3)交通条件。交通条件好,到银行交款方便的,纳税期限短;反之,则纳税期限长。
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三种形式: ( 1 )按期纳税。即根据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通 过确定纳税间隔期,实行按目纳税。按期纳税的纳税间隔期分为1天、3天、5天、10天、15 天和1个月,共6种期限。纳税人的具体纳税间隔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情况分别核定。 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天内申报纳税;以其他间隔期为纳税期限的,自期满之日起5天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0天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税款。(2)按次纳 税。即根据纳税行为的发生次数确定纳税期限。如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以及临时经营者,个人所得税中的劳务报酬所得等均采取按次纳税的办法。(3)按年计征,分期预缴或缴纳。如企业所得税按规定的期限预缴税款,年度结束后汇算清缴,多退少补。房产税、城镇 土地使用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期缴纳。这是为了对按年度计算税款的税种及时、均衡地取得财政收入而采取的一种纳税期限。分期预缴一般是按月或按季预缴。采取哪种形式的纳税期限缴纳税款,同课税对象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商品课税大都采取"按期纳税"形式;所得课税采取"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形式。无论采取哪种形式,如纳税期限的最后一天是法定节假日,或期限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节假日,都可以顺延。
(二)税收程序法
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指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 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内容主要包括税收确定程序、税收征收程序、税收检查程序和税务争议的解决程序。税收程序法是指如何具体实施税法的规定,是税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税收征管法》即属于税收程序法,现将该法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作一介绍。
1.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整个征收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开业、变更、歇业以及生 产经营范围实行法定登记的一项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报 验登记、停复业处理、税务登记证验审和更换、非正常户处理等。办理税务登记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
2.账簿、凭证
账簿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种经济业 务的账册或簿籍,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及其他各种辅助账簿。凭证是指纳税人、扣缴 义务人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或填制的凭证,如发票等;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其内容根据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方式,加以归类整理,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的凭证。通过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不仅可以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而且可以检查各项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准确反映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3.纳税申报
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 申报内容,如实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的活动;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税务机关依法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的活动。可见,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和内容向税务机关提交有关纳税事项的书面报告的法律行为,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税款义务的程序,是税务机关确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法律责任的依据,是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和重要的税务管理制度。
4.税款征收
税款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将纳税人依法应该向国家缴纳的税款,及时足额地征收入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税款征收的内容包括:征收方式的确定、核定应纳税额、税款人库、减免税管理、欠税的追缴等。税款征收是税收征管的目的,在整个税收征管中处于核心环节和关键地位,是税收征管的出发点和归宿。
5.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1)税收保全措施的条件
①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是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没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不能 采取税收保全措施。逃避纳税义务行为主要包括:转移、隐匿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等。
②时间条件。时间条件是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届满之前和责令缴纳税款的期限之内。超过了时限的规定而没有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而不是税收保全措施了。
③担保条件。在上述两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纳税人不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2)税收保全措施的内容
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3)强制执行措施的条件
①超过纳税期限。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纳税或者解缴税款。
②告诫在先。税务机关必须责令限期缴纳税款。
③超过告诫期。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
(4)强制执行措施的内容
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等采取保全措施或强制执行措施应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6.税款征收中的相关制度
税款征收中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应纳税额核定制度、纳税调整制度、代扣代缴税款制 度、欠税管理制度、滞纳金征收制度、延期纳税制度、报验征收制度、税款的退还和追征制 度、减免税管理制度、税收凭证管理制度。
(1)应纳税额核定制度
核定税额是针对由于纳税人的原因导致税务机关难以查账征收税款而采取的一种措 施。但是核定税额不是简单地随意确定,而应有合法、合理的依据。
(2)欠税管理制度
欠税是指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解缴税款的 行为。欠税时间从规定的纳税期限届满的次日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的当日。欠税金额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缴纳或者应解缴税款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际缴纳或者解缴纳税款的差额。自2001年5月1日起,对欠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日征收欠缴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3)税款的退还和追征制度
①税款的退还制度。税款的退还制度,是指对纳税人超过应纳税多缴的税款退回纳税人的制度。退还多缴的税款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或计算上的错误,造成纳税人多缴或税务机关多征的税款;二是正常的税收征管的情况下造成的多缴税款。在退还税款的过程中,如果纳税人有欠税的,税务机关可以先用应退还的税款和利息,抵顶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和滞纳金;如果纳税人没有欠税,税务机关可以按照纳税人的要求,将应退的税款和利息,留抵下期应纳税款。
②税款的追征制度。税款的追征,是指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少缴税款的征收。造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少缴税款的原因有很多,税务机关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追征。 对于因税务机关的责任造成的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对于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造成的未缴或者少缴税款,在一般情况下, 税务机关的追征期是3年,在特殊情况下,追征期是5年。对于这种原因造成未缴或者少缴 税款,税务机关在追征税款的同时,还要追征滞纳金。
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可以无期限地追征偷税、抗税的税款、滞纳金和纳税 人、扣缴义务人所骗取的税款。
二、按税法效力分类
按照税法效力的不同,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务规章。
(一)税收法律
税收法律是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分 配活动的基本制度。按照《立法法》的规定,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我国税 收法律也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仅次于宪 法而高于税收法规、规章。税收法律创制的程序包括有:一是税收法律案的提出,一般由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税收法律案;二是税收法律案的审议;三是税收法律案的通过,它是采取表决方式进行的,通常由全体代表过半数或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过半数,方可通过;四是税收法律案的公布,经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税收法律案均应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并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上的法律文本为标准文本。目前,在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中,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税收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税收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条例的决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决定》。
(二)税收法规
税收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其职权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依据宪法和 税收法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活动的实施规定或办法。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依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税收法规的创制程序包括:一是立项,国务院主管税务的机构向国务院报请立项;二是起草,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由国务院负责起草;三是审查,国务院法制机构负责审查,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四是决定和公布,国务院通过行政法规实行的是决定制,由总理最终决定,并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实施,行政法规应在公布后的30日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目前,在我国税法体系中,税收法律的实施细则和绝大多数税种,都是以税收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等都属于税收行政法规。税收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税收法律,而高于税务规章。税收行政法规是目前我国税收立法的主要形式。
(三)税务规章
税务规章是税务部门规章的简称。部门规章,按照国务院发布的《法规规章备案规定》的规定,是指国务院各部门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按照规定程序所制定的规定、办法、实施细则、规则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此处所称的"部门",不仅指国务院组成部门,也包括国务院直属机构。税务规章是指根据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国家税务总局职权范围内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对税务机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第一部税务规章是2002年3月1日实施的《税务部门规章制定实施办法》。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税务规章的法律渊源。我国《宪法》规定: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有权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规章。从严格意义上 说,规章并不包括国务院直属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2000年7月1日开始实行的《立法法》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1.税务规章的权限范围
(1)税务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 项。首先,只有法律或国务院行政法规等对税收事项已有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制定税务规章,否则,不得以税务规章的形式予以规定,除非得到全国人大或国务院的明确授权;其次,制定税务规章的目的是执行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而不能另行创设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所没有规定的内容;第三,税务规章原则上不得重复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已经明确规定的内容。
(2)税务规章规定的事项在内容上必须是税务机关业务范围内的事项,凡不属于税务机关权限范围内的事项,税务规章无权制定。对于涉及国务院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一般应当提请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如果制定行政法规的条件尚不成熟且需要制定规章的,税务机关应当与其他部门联合制定规章,单独制定的税务规章无效。税务规章的制定应当同时符合上述规定,否则就属于越权行为,国务院可依法改变或撤销。
2.税务规章的制定程序
按照《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税务部门规章制定实施办法》 ,税务规章的制定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立项。税务规章立项主要包括:一是报请立项,国家税务总局内设机构及有关部门认为需要制定税务规章的,应当于每年的第一季度按规定的要求报请立项。立项申请中应当对制定税务规章的必要性、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拟确立的主要制度作出说明。二是拟订年度规章制定工作计划。三是报局务会议批准后执行。
(2)起草。税务规章原则上由报请立项单位负责起草,税务规章内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的,由局长指定单位负责起草。税务规章在起草过程中,起草单位应当充分征求局内各单位和基层税务机关的意见。起草的规章直接涉及税务行政相对人切身利益的,起草单位应将起草的规章向社会公布,充分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会。(3)审查。税务规章起草单位将规章送审稿报送法制部门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合法性,即是否与法律、行政法规等相矛盾或抵触,是否根据上位法来制定;二是与其他税务规章的规定是否协调、衔接;三是是否就重大问题征求并正确处理有关部门、组织或个人的意见;四是是否符合立法技术要求。在审查中发现税务规章送审稿有重大缺陷,如有关单位对草案有重大分歧意见,又难以协调一致的,可将税务规章送审稿退起草单位修改。
(4)决定和公布。法制部门审查通过后,形成税务规章草案和审查意见,报局务会议审议。审议通过的税务规章,报局长签署后予以公布,在国家税务总局公报上刊登的税务规 章文本为标准文本。
3.税务规章的适用与监督
(1)税务规章的施行时间。按照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税务规章一般应当自 公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但对涉及国家安全、外汇汇率、货币政策的确定以及公布后不立即施行将有碍规章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一规定,也为税务规章施行时间的确立开了口子,即在特殊情况下,税务规章也可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2)税务规章的解释。税务规章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国家税务总局需要对税务规章进行解释:一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税务规章规定的具体含义的;二是税务规章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税务规章依据的。税务规章的解释,包括修改和废止,需参照税务规章制定程序的有关规定执行。税务规章解释与税务规章具有同等效力。
(3)税务规章的适用。税务规章的适用规则包括:一是税务规章的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二是税务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都作出过规定,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三是税务规章一般不应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税务行政相对人的权力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4)税务规章的冲突裁决机制。税务规章与地方性法规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税务规章就不再适用;认为应当适用税务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因为国务院的权限范围是可以对税务规章的合法性及合理性加以判断,有改变或撤销税务规章的权力,而对地方性法规,由于其制定主体是地方人大,国务院元权改变或撤销地方性法规,只能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税务规章与其他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由国务院裁决。 (5)税务规章的监督。按照《立法法》及《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和《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税务规章的监督主要包括:一是备案审查。税务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 日内由国家税务总局法制部门向国务院法制办备案,国务院法制办对报送备案的税务规章有权加以审查。二是提请审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公民认为税务规章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可以向国务院书面提出审查的建议,由国务院法制机构研究处理。三是国务院有权改变或撤销税务规章。税务规章具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予以改变或撤销:超越权限的、违反上位法规定的、违背法定程序的、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当改变或撤销的等。此外,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对规章"参照"适用,对不适当的税务规章虽然不能宣布无效或予以撤销,但有权不适用不适当的税务规章,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税务规章的监督。
(四)税务行政规范
在税收征管实践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税务行政规范,作为指导税收征管实践活动的依 据,纳税人也必须严格遵守。
税务行政规范,即通常所称的税收规范性文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规定程 序,针对普遍的、不特定的对象作出的对征纳双方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可反复适用的行为规则。通常是指对税务机关制定和发布的除税务规章以外的其他税务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统称。税务行政规范虽然不是法律的构成形式,但它是税务行政管理的依据,税务行政相对人也必须遵循。从性质上说,税务行政规范多表现为行政解释,即税务机关对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说明和阐述,是对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含义、界限以及税务行政中具体应用相关法律规范所做的说明。
税务行政规范的特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属于非立法行为的行为规范。税务行政规范是税务机关履行其法定职责过程中所制定或发布的行为规则,是规范税务行政行为的重要表现方式。它不仅约束税务行政相对人,而且约束税务机关本身,税务机关实施征税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中,不仅要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而且还应依据税务行政规范。 二是适用主体的非特定性。税务行政规范属于税务抽象行政行为税务行政规范行为是制定普遍适用规范的行为,即以普遍的行政管理事项或相对人为规范的对象,而不是以特定的人或事为规范对象。三是效力的普遍性和向后发生效力。税务行政规范属于立规矩的行为,对符合相应条件的某一类人或事均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同时税务行政规范是先于税务具体行政行为而形成的,所以其效力是针对以后发生的人和事,即所谓向后发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