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拚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历史案例: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决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税收案例:有的“聪明”的纳税人对此计应用的可谓炉火纯青,此计应用的要点就是在账面上故意露出破绽,让检查人员轻松的看出来,既满足了检查人员“业务纯熟”的自尊感,又不让检查人员“空手而归”。由于检查时间有限,在检查人员已有所斩获情况下往往会收兵而归,其实一些大鱼却得以隐藏起来。
比如有的企业故意在营业外支出中放些行政性罚款不作调整,在管理费用办公费明细账中放些业务招待费,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而也有些纳税人则反其道而行之,检查人员进来,首先自吹自擂:本企业账务核算准确、及时、严密,遵章纳税,税收绝无问题,更有甚者自认为毫无问题而对检查人员若即若离。
其实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什么绝对,只有相对,古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再用诚心做的账也不能绝对保证一文税也不漏。首先税务机关掌握的政策因为时滞性原因往往比纳税人要领先一步,其次检查查的不仅是账务处理还包挺原始凭证,企业不可能在原始凭证上没有问题,最后就是检查不可能轻易的空手而归,越是表明没有问题越是激起检查人员的斗志。
面对超出税务人员数量百倍千倍万倍的纳税人,税务检查不可能对涉税违法行为务求全歼,笔者一直认为应当发挥社会中介的力量,由社会中介建立起涉税评估检查的第一道防线。社会中介如会计事务所、税务事务所往往比纳税人更专业,一方面可以为纳税人避免一些涉税处理错误引发的涉税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更大范围的督促纳税人发现并补缴漏税。
【来源:财刀网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