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税务稽查组前往生产电子配件的A公司例行检查,检查前的案头分析发现,A公司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负比上一年度均明显降低。于是,查明两大税种税负偏低的原因成为检查组的首要任务。
检查组进入A公司后,先对A公司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检查人员发现A公司在被检查
年度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且销售收入比上年略有上升。检查组对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及包装物的账面核算和进项税申报抵扣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未发现异常。但检查人员在对主要材料、职工工资和主要费用的支出进行配比分析后发现,主要费用明显比上一年度偏高。再仔细检查费用偏高的原因时,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主要是因为耗费了大量的周转材料而使管理费用增加的幅度较大。于是,检查人员又对周转材料科目的核算情况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A公司不仅在管理费用中列支了大量的周转材料,而且生产成本中也列支了大量的周转材料,比上一年度耗费的周转材料翻了一番还多。但检查人员在仔细检查周转材料的购进和领用以及进项税申报抵扣的情况后发现,A公司不仅账面核算清晰规范,而且手续齐备,均未见异常。
细心的检查组长老刘没有就此做出无问题的结论,而是要求检查人员将被检查年度及上一年度A公司耗费的周转材料全部按顺序进行了摘录,并按月份分别进行了分类、合计和对比,并由此发现了一些规律和特点:周转材料耗费的增加主要从5月份开始,且5、6两个月以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办公室使用的家具用具和办公设备为主,6、7月份起以在生产成本中列支车间使用的包装物和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生产上使用的低值易耗品为主。
针对5、6两月购进大量家具用具和办公设备的情形,老刘分析,A公司很可能因在此前对办公室进行了装修而需要更新大量的家具用具和办公设备,但从A公司的办公环境来看,根本不像在一年前刚刚装修过,办公室的家具等也不像是一年前购置的。另外,A公司从6月份起耗费的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的增幅过大也明显不符合处于正常生产经营状态的情形,而且一些低值易耗品明显不属于生产电子配件使用的范围。于是,老刘开始怀疑耗
费大量周转材料的真实性,但如何找到突破口非常关键。
老刘首先提出检查周转材料的备查登记簿,但A公司推脱没有建立备查簿。老刘立马决定盘点在被检查年度账面上已经计入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的家具用具、办公设备及低值易耗品。A公司猝不及防,只好被迫答应了盘点要求。但是,盘点的结果仅是少部分能够顺利查明实物,大多数不是查无踪影,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细心的老刘又发现,凡是无法查明的周转材料,其在购进发票上签名的两位经办人员都没有来配合检查组盘点,老刘执意要求有关这两位经办人员至畅解释,至此,A公司不得不坦白了真相。
原来,A公司的董事长(A公司的唯一投资人)在上一年度6月份投资成立了另一生产化工
原料的关联企业B公司(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均实行定率征收),B公司的两名经办人按照董事长的指示将为成立B公司而购进的大多数家具用具、办公设备及投入生产后耗用的低值易耗品等周转材料的发票开具了A公司的名称,并由董事长批准在A公司账面上列支。这样,不仅在A公司抵扣了增值税,而且还降低了A公司的计税所得额。
分析
笔者结合此案例谈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稽查人员需重点关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即:一是检查人员不仅要了解被检查单位有无关联方及其交易,而且还要特别注意判断有无潜在的关联方及其交易(即从账面上无法判断,但实质上存在关联方关系);二是当存在关联方及其交易时,要注意分析有无将生产或经营耗费从税负较低一方转移到税负较高一方,有无将业务收入从税负较高
一方转移到税负较低一方的情况:三是当存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时,如果发现问题较大,应该及时对关联方对方采取必要的检查或必要的控制措施;四是没有无发现存在关联方及其交易,仍需注意一些被检查单位有无将企业投资人个人消费的物品以企业名义购入并在企业账面土列支,以此来达到抵扣增值税或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第二,检查人员应掌握必要的检查方法和检查技巧。如上述案例中料工费的配比分析、逻辑关系及情理分析等,要能够通过分析找出可能隐匿问题的目标或方位,同时判断出检查重点。
对于税负高的一方,不仅要从其所耗费的具体周转材料分析和判断有无不属于其生产和经营的耗费,或其耗费有无超出其正常的生产规模或耗费能力,而且还要注意检查有无将业务收入转移出去的可能和迹象。如在上述案例中,生产电子配件企业与生产化工原料企业在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有很大区别,从此角度分析往往很容易发现问题。
对于税负低的一方,不仅要注意分析其所耗费的周转材料的数量是否明显“偏少(或价格明显偏低)及出现应该发生的耗费没有发生的情形,而且还要注意分析有无超乎其生产或经营能力的收入.企业的盈利水平是否特别高等,如账面上列支职工工资的人数可能比企业实际生产规模需要的人数明显偏少或人均工资额明显偏低等。
【来源:财会信报 作者:吕萍 刘志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