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办审计组开始了对A行的审计。地处闹市区的A行,入夜时分,在各种霓虹灯的映衬下,本就十分壮观的行政大楼更显气势,与其一体相连的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四星级酒店,不懂建筑的人一眼也能看出,两栋大楼是作为一个整体设计的。联想到前几年各国有银行经营管理不规范,账外账、小金库较多的情况,面对豪华气派的四星级酒店,审计人员不禁疑窦丛生:酒店是A行修建的吗?修一栋如此气派豪华酒店要多少钱?有合法的审批手续吗?钱从那里来?为揭开迷底,审计组刚一进驻A行就把该行基建的情况做为审计的重点和突破点,并组成基建审计小组,不查则已,要查就要查深查透。刚一接触A行的基建资料,审计人员就发现该行综合办公楼的工程决算金额远远大于核拨的基建资金,缺口资金从那里来?都用于修办公楼吗?凭着多年的审计经验,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审计人员脑中浮出:A行存在巨额的账外资金,并为该行超指标修建豪华酒店提供资金来源。
短兵相接 扑朔迷离
审计组调阅完该行的基建资料后,决定避虚就实,直接询问相关行领导和经办人员。他们似乎早有准备,解释说:新建综合办公楼资金不足部分来源于一水泥厂,是因联合投资修建酒店而投入的,修建办公楼时还修建了与办公楼一廊之隔的酒店,企业是冲着酒店投资的。从基建账上看,在修建期间该企业的确划入A行基建账上亿的资金。该行有关领导的解释似乎都合乎情理,但一个水泥厂花上亿资金和银行合资建四星级酒店?是审计人员的判断有误,还是迷离之中另有伎俩?
内查外调 初现端倪
审计人员认为全建宾馆存在以下疑问:合建有无协议?酒店营业后为什么不见银行分配红利?企业投入的资金真的是企业的吗?审计组决定继续摸清银行基建的情况,同时去水泥厂核实企业是否和A行合建过四星级酒店?
审计组调阅了水泥厂历年来的账本,查完几大堆厚厚的账本,审计人员并没有发现有关对外投资建楼的记录,而是在企业的一个往来明细账上发现了水泥厂和A行的大量资金往来记录,账本上的摘要栏虽然写的是投资建楼,但资金基本上是一进一出,同一笔资金从A行的一个账号划入水泥厂,几天后就从水泥厂划出,其中的几笔资金还记录了在A行的账号。到此,审计人员明白钱是银行的,企业仅仅是个中转站。此时,在银行内部的查证也传来捷报,经过审计人员一整天的查询,终于检索出近十个与A行有关但该行未曾提供的账号。将A行划入水泥厂的账号和在A行电子数据中检索出的账号一一核对,其中两个账号完全一致。
交战告捷 挖出“账外账”
经过十余天的内查外调,审计组虽然掌握了A行利用企业账号转移账外资金的基本情况,但A行到底有多少账外账?账外资金最初是怎么形成的?是不是都用于修酒店和办公楼?要揭开谜底,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
当审计人员拿着电子数据中检索出的账号,要求A行提供所有账外账的账本和原始凭证时,出乎意料的是,A行人员继续采用拖延战术,在事实面前并没有如实交出账外账。
审计组到水泥厂找原来的会计,希望找到A行划入资金的原始单据,以铁证让银行低头。但千辛万苦等来企业的会计,一看,却是位40多岁的中年妇人,一口浓重的吴侬软语音调的普通话,借着当地一位小伙子的翻译,审计组才听懂:自己手上没做过有关厂里和银行修楼的账。审计人员多问几句后,她都是那几句话。不知不觉,幕色已近。就在审计人员失望地决定离开,准备上车回去时,也许是被审计人员的诚心所打动,一位中年人匆匆从楼上冲下来,对审计人员讲:“请等一等,档案室里有一些资料,可能是你们需要的。”在他引领下,到了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面堆满了几麻袋的资料,审计人员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耐心地搜寻着,A行划转资金的原始单据终于被找到了。
审计组找到相关银行领导,讲清审计组已取得的事实,并交代相关政策,银行现任领导终于讲明了事实真相:根本不是银企联合搞酒店,而是银行把钱倒出去,以某公司为名在下属B支行某办事处开立银行存款账,设立账外账,账本由原行领导和他的几个亲信分别掌管。三本账外账终于浮出水面。
在三本账外账的审计中,审计组发现:在1993年至1996年间,A行通过截留收入等方式,将巨额资金转移到账外,然后通过市辖往来,填制虚假的报单,以支付下属机构联行利息的名义下划,转入账外账,再划入水泥厂;或直接在下属机构再编制虚假报单等凭证,以别的企业或公司支付货款等为由转入水泥厂,然后水泥厂再将资金划入基建账。为了掩盖事实,A行利用银行自身划转资金的便利,将上亿的账外资金在数个分理处和分行之间划转来、划转去,关系错综复杂,简直就是一个“八卦阵”。审计人员几度困于“八卦阵”中,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耐心的查证,审计组终于查清了A行违规利用账外账资金修建高级宾馆的问题。
【来源:国家审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