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内审 包容增长
返回

一、私营企业内部审计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私营企业的规模和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都在逐步扩大,“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私营企业的发展趋势说明私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其组织结构的设置和管理模式也是很有可取之处。根据常州市区私营企业的情况调查来看,设立内审机构、开展内审工作已成为一种趋势。现有的私营企业大体有两大类:一是从成立企业起即新注册登记时为私营企业的,第二类是从原来的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而成重新变更登记为私营企业的。相应地,内审机构也有成立企业时设立的内审机构,还有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保留原有的审计机构;也有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后增设的。

据对常州市区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11家设立时即为私营企业的单位进行调查,已经设立内审机构的就有5家,配备内审人员16名。国有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后,内审职能虽然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讲还占有一定的位置,表现在有的单位保留了原有的审计机构,有的单位把原本不是独立的内审机构设置为独立机构;有的单位配置了人员,还有的单位加强了内审力量。

二、私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私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虽已成为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但同时也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从目前私企内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认识障碍

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不足。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部分企业领导片面认为内部审计就是检查内部经济问题,会影响企业职工的团结和稳定,分散管理人员的精力,有的认为内部审计限制了自己的经营自主权,削弱了自己的权威,有的将内审机构形同虚设,使内审人员无职无权。

(二)管理障碍

目前私营企业以及一些规模较大的家族式集团企业,管理松散、没有章法,尤其是财务管理不健全,普遍存在三假(假凭证、假账册、假报表)等情况,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很低,离现行财务制度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距建立审计制度的规范要求更远。在此基础上建立内审、内控制度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素质障碍

一方面是私企领导的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私企业主在文化、经营思想、管理水平、诚信守法等方面的素质还相对较低,很难以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经营效益。另一方面私企中内审人员文化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偏低,多数内审人员,专职者少,兼职者多,缺乏必要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巧,对现代审计技术手段掌握不够,电算化内部审计几乎处于空白。个别审计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丧失职业道德,利用手中的权利送人情、甚至以权谋私,降低了内审人员的威信和形象。

三、私营企业内部审计的体会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历,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1)目前人们意识中的内部审计,主要是财务审计,事后查帐,找问题,找麻烦。而笔者认为,私营企业的审计,应该以设计内控制度为重点,事前规划,帮企业设计好内控。另外,风险审计的风险评估,可以为企业投资、接单以及生产和收付货款进行事前评价,达到统筹兼顾的作用。所以,内审工作要做好各项制度的建设。主要包括:资金流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工程项目、财务报告、合同管理等的业务流程的制定。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制度流程时务必要得到公司领导及广大部门主管的配合,必要时成立由各级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改进小组,达到大家参与、共同改进,在共同检讨的过程中,提高对此审计作用的认识,对内控流程的认同。审计人员在制定相关制度流程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更不能闭门造车,如果这样,即使制定再好的流程,就是有老板的支持,没有广大员工的参与,没有各级管理班干部的支持,最终只能是纸上公文,或者大家阴奉阳违。而流程不被执行,审计人员态度再不好的话,便可能造成与车间人员发生冲突,使企业人心不稳,给老板添烦心事。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私营企业主对内审认识的一个误区。

笔者所在的企业是一家私营企业,在制定内控流程时有广泛的车间管理人员参与,所制定制度的完整率达到98.8%,执行率达到100%,使审计人员在事后审计省事、省力、省心。由于流程顺,工厂的不良品率降低;管理成本降低;突发事件降底,公司利润大幅上升,从而使公司的各项工作进入良性循环中。制度建设是内部审计的工作为基础,所以内审人员一定要不怕麻烦,务必在此项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完整,态度要和气、真诚,不能有高高在上教导口味。

(2)在公司的各项制度制定后,笔者认为内审人员要配合企业管理人员,随时按企业的情况变化对流程、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同时协助企业生产人员按流程进行作业。期间需要我们去检查、测试、回访。当然,内审工作中的财务审计依然是我们审计的基础工作,所以财务制度建设和完善一样要尊循以上做事原则。内部审计是不断查找问题点,不断完善制度的部门,而不要一成不变的依据规定,一条路走到黑。

(3)审计人员除了必备的审计知识,还要有企业财务管理的才能。要积极参与公司重大投资项目、重大设备引进、重要生产订单以及成本控制的审议工作。积极主动的提出全面、完整的审计风险报告。要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企业有了好的企业文化,员工有好的职业素质,违法乱纪的事情也会相应少一些。所以内审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依企业发展来充实自己知识面。

(4)和谐审计,包容增长。内部审计人员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主动的工作习惯,要有大局观。因为内审是企业内部的审计,所以任务就是企业在不违反税务、财政纪律的前提下务必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如果内审人员发现有违规事项,要本着内审的原则提出完整的量化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原因分解时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客观的进行描述。审计人员及审计部门在出具报告前务必要做到与被审部门的勾通,取得被审部门认同,而处理决定要由老板在考虑整体利益情况下作出。我个人认为内审人员不要参与处罚执行环节,此类工作交由总务或行政部门执行,这样可以减少审计工作的阻力,使审计有更好的群众基础,更好的发挥作用。使员工以及企业管理层对内审工作加深认识,“问题的解决者,不当制造麻烦者”。如果在审计中发现重大问题,应该区别对待:①如果属于认识不同的,积极勾通,以公司利益最大化,遵纪守法为前提,力争求同存异,包容增长。②如果是人为舞弊,事情不严重,刚刚发生的事,在管理层同意的情况下,本着挽救目的与相关人员进行勾通。争取达到和谐审计,使相关人员认识错误,积极改正,进行换岗作业,并修正相关流程以杜绝类似事情发生。③如果是玩忽职守、串通谋私、贪污受贿,则直接将证据转交公司法务人员处理。由于我所在公司流程、岗位设置合理,措施得当,不但改变了管理层认为审计只是找事、找麻烦、吃闲饭的观念,而且也发现制止了个别采购和业务人员在的不良倾向,并改进了工作,换救了同事。到目前为止,公司尚未发现需要提交法务人员处理事宜。真正做到了内审服务公司发展,和谐审计,包容增长。

当然,笔者提出的内审工作方法不是让内审人员“和稀泥”,而是要立足于服务的观点,工作中要有全局观,立足于企业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根本,如果只是为了找出“对、错”,搅乱了全局,没有了企业的发展,那么内审也就没有立足之地。内审要不断发展,就要不断依据新形势,用新的工作方法,就让我们广大内审人员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做出新的注释吧!

【来源:财刀网学员 100001202105519】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