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财务集中管控的做法
返回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邮政”)是在原国家邮政局所属的经营性资产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依据国务院2005年8月出台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于2007年1月29日改组成立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邮政业务已覆盖全国236个中心城市,主要经营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报刊等出版物发行、邮政储蓄、邮政物流、邮票发行等业务。近几年,随着中国邮政的快速发展,传统、分散的财务管控模式已不能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要,基于此,中国邮政于2007年5月实行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将信息技术与管理创新有机融合,实现了整个集团财务集中管控模式的创新,解决了财务信息的集成与财务资源的配置问题,提升了集团企业的财务管控水平。

一、制定全国统一的财务核算与管理规则,奠定财务集中管控的基础

中国邮政集团总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财务制度、财务流程及会计政策与核算办法,具体包括:统一的编码规范,包括会计科目、客户、供应商的编码等;规范的财务数据,包括财务数据收集与输出、基础数据、历史数据等;统一的业务及各项制度,包括业务处理、业务流程、会计核算制度及信息报告体系的规范化等。集团总部制定统一的基础设置规范,下属各级邮政企业采用集团总部的基础性设置,实现整个集团基本信息保持一致。

中国邮政将统一的财务制度和规范化的财务流程集成在IT环境中(中央数据库),所有的成员单位在集成的IT环境中将财务数据传递到中央数据库,整个集团成员单位通过网络共享统一的管理制度,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和集成,为中国邮政开展财务集中管理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搭建财务集中管理信息集成IT平台,实现财务数据大集中

中国邮政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管理方法有机融合,构筑了财务集中管理信息集成IT平台,采用当今世界主流的B/S技术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将网络、数据库、软件有机集成。在集团公司设立总服务器(由集团总部进行统一维护和管理),将各级邮政企业的财务数据集中存储于集团总部的总服务器中,全国各级邮政企业通过局域网、Internet 网、VPN网络等方式与集团总服务器连接,实现数据实时、准确地传递。集团对各级邮政企业财务状况可进行异地实时查询、动态监控及数据透视,实现了财务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为集团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国邮政采取的是一个全国大集中下的三级应用模式情况,也就是说整个数据是集中的、分层应用的,而分层应用是以总部、省和地市局这三级作为应用的主体,这种模式解决了集团与成员单位的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了全国所属近4万个网点的财务核算大集中,实现了财务数据的高度集成与共享,真正解决了远程管控问题。

三、构筑财务报表自动生成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的统一集成与管控

中国邮政在统一的基础数据和标准、统一的财会政策、规范化的财务报告流程的基础上,利用集中统一的信息集成IT平台,优化财务报告编报流程,在整个集团公司构建了集中管理的网上报表体系。灵活方便的报表定义功能、数据口径从上到下的一致性、报表数据一次录入、直接取得账务等模块数据,实现了按不同业务需求编制内部报表,按统一口径编制集团的外部报表。

财务报表统一自动生成系统解决了中国邮政会计信息失真难题,实现了会计报表数据快速提取和汇总,只需15分钟就可以在集团层面统一生成各级邮政企业的月报表,提高了会计报表的及时性,实现了报表的动态多维度穿透式查询与分析和监控,使集团公司及时了解下属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现异常信息,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四、设定各级邮政企业之间的内部往来协同策略,实现全集团的横向财务管控

各级邮政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业务利用信息技术嵌入内部往来协同策略,中国邮政总部制定了统一的协同业务处理流程及协同规则,定义了协同业务模板,进行协同凭证的设置。集团对有共性的业务制定统一的协同规范,设置公有协同,定义具体协同科目对应关系,制定协同接收单位的编码规则。在内部往来业务发生时,首先由发起方发起,其次由接收方进行协同确认,内部往来业务实际发生时可直接按照定义的协同业务模板由系统自动生成双方的协同凭证。所涉及的明细收账能在内部单位间实现自动平衡,系统提供必要的检查措施,防止往来账目出现不平衡,简化了内部交易和对账过程。

中国邮政通过凭证的协同解决了原来内部往来管理长期混乱的问题,协同功能改变了以往手工进行协同凭证处理的做法,减轻了工作量。可以随时查看对方是否已经将协同业务入账,并且自动传递处理动态信息,实时掌握协同处理情况,有效支持集团成员单位的内部协同交易,加强集团对内部往来业务的协同管控,提高集团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协同效应。

五、通过辅助项实现整个集团责任中心的损益核算管理,有效支撑集团绩效精细化管控

中国邮政从2007年1月起在各省邮政企业内部推行责任中心损益核算工作。为了实行责任管理,根据现有管理体制,确立了六个一级责任中心。为进一步明确邮务责任中心内部各专业和部门的收支情况,又将邮务责任中心划分为九个二级责任分中心。

中国邮政在明确责任中心划分和目标责任范围的基础上,以IT为支撑手段建立以损益核算为核心的责任会计体系。在系统中设置责任中心辅助核算,集团将责任中心统一设置到三级(三级由各省现有责任中心体系的所有末级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损益科目绑定责任中心辅助核算。每日由业务部门向财务部门提交业务汇总单,财务部门根据业务汇总单将收入或成本计入相应的会计科目,同时选择某个责任中心作为辅助核算,以标出该责任中心收入的取得方或成本的归属方。期末各个责任中心之间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内部结算,通过报表体现内部结算结果,最终编制出责任中心损益核算报表。

通过动态绩效管理系统,清晰界定了邮政企业各责任中心的真实损益情况和正确评价各责任主体的经营业绩,准确地衡量各省局、各专业自身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各级责任中心的损益结果为绩效考核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为确保各级责任中心损益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损益核算结果的充分利用,中国邮政及时出台激励措施和奖励政策,下达各责任中心损益预算目标,制定损益核算绩效考核办法,提升了集团绩效管理的水平,有效支撑中国邮政的精细化管控。

【来源:中国财政杂志社】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