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诉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1)
返回

案情简介:某酒店原为王某承包经营。后王某将经营权转给张某,双方签订了一份转让协议书。此间,酒店所有人与张某同时签订了新的承包经营合同。张某因上述两份合同付给王某转让费10万元、付给酒店所有人首年承包费5万元。该15万元价格是张某的真实意思表示。后来酒店所有人认为自己有点吃亏,王某不应该取得10万元转让费,理由是王某无权处分酒店的资产及经营权,但又不愿直接向王某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于是酒店方和张某达成默契,以张某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诉讼,要求法院宣布其与王某的转让合同无效,要求王某返还转让费10万元。该案是由转让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受案。

我们暂且不谈被告王某全额取得该10万元钱是否合理、合法,仅仅探讨法院的管辖权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受诉法院有管辖权。理由很简单,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现合同履行地法院受理该案有法律依据。第二种观点认为,受诉法院没有管辖权,理由是,张某对王某没有单独的诉权,他们之间的合同不是孤立存在的,应全面考虑案情。就该案来看,如要进行诉讼,只有酒店方才能作为原告。可见,这涉及到原告的诉权问题。该案件的原告一方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他们的诉讼行为,有规避诉讼管辖权的嫌疑。

笔者认为,对这类案件的管辖权争议涉及到深层次的法律观念问题。目前,司法实践中,对管辖权争议的案件通常只进行程序上的审查,对具体案件的实体问题往往不作为影响管辖权的因素进行考虑。法院一般只审查所受理的案件是否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管辖条款的规定,对案件的实体内容认为不属于管辖权争议案件的审查范围。对此,笔者认为,这有失偏颇。对此,应引起法律界的关注。该案即是较典型的一种案例,如果只看合同的形式,只做表面的、程序上的审查,第一种观点并无错误。但我们如果对该案件的实体问题做进一步深入审查,就不难发现原告张某的起诉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即原告的诉权有问题。

关于以合同履行地作为受诉法院管辖依据的案件,笔者认为,除了对合同条款进行表面审查外,还应对合同的是否实际履行、以及真实性、存在性等具体情况进行实质性审查。

关于实际履行问题,已引起了权威部门的注意。这早在92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92)22号)中的第18条就明确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没有实际履行,当事人双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的,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可见,如果是以未履行的合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不能仅凭合同履行地作为受案的依据。对未履行合同的管辖权确认问题,司法解释已做了明确规定。另外,一九九六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经济合同的名称与内容不一致时如何确定管辖权问题的批复》的司法解释,也提出了要以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内容确定合同的性质从而确定合同履行地的观念。可见,对合同的实质内容进行审查是有法律依据的。但司法实践中还有大量的问题有待研究和明确。如对假合同,即合同的真实性等问题所涉及到的管辖争议问题。笔者认为,也应做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完善有关管辖权的法规或司法解释。

【来源:找法网】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