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上市监管漏洞在哪?
返回

A股市场从不缺乏造假者,近一年来,随着管理层放开IPO的闸门,造假上市或疑似造假的情况时常涌现,继苏州恒久被曝招股说明书涉嫌虚假陈述之后,日前江苏三友涉嫌造假上市一案又浮出水面。金融界网站就此咨询了一些业内人士,探讨造假上市的根源与漏洞。

造假的3种包装手段

据一位匿名的财务专家介绍,一些公司为了达到上市要求,或希望高价发行,会选择在上市材料上造假。典型的有三种包装手段:财务包装、法律包装和业务包装,财务包装就是把利润和收入做得很好看,一家公司可能上市前几年利润增长很稳定,但是为了表现它的高成长性,会故意隐瞒此前的业绩,这样在财务报袁上就显示上市前业绩出现高增长。目前一级市场定价很关注成长期,能不能上市,最关键的还是看成长期。

法律包装问题也很典型,即把不合法的包装得合法,比如江苏三友这次隐瞒实际控制人变更的事件:还有二些国有企业上市过程中涉及国资流失和员工持股纠纷,国有资产退出时常出现资产定价或程序不合理的问题,或者用公司的钱将国有资产私有化;还有偷漏税问题,一些民营企业没有上市的时候常有偷漏税的情况,为了上市只好拼命补税。

第三种为业务包装,就是将普通的业务包装得很亮丽,比如有的企业是搞运输的,却被包装成供应链式管理、现代服务等,摇身一变为成长性比较好的高技术服务行业。在这方面,苏州恒久就比较典型,它的专利技术权在上市前本已终止,但却在招股说明书中隐瞒了这一情况,而投资者就是冲着它的高新技术来的,结果上当受骗。

目前,企业上市主要涉及3个中介,即保荐人、律师和会计师。律师负责法律包装,会计师就负责财务包装,业务包装由保荐人来协调,保荐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价值,发现价值就涉及到业务包装的问题。因此,公司即使造假也需要这些中介机构配合。

对违法公司处罚太轻

为何屡屡出现造假上市的情况?是法律不健全还是有法不依?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有几大漏洞:

一是对造假者处罚太轻,《证券法》规定,对已经上市的造假公司仅处以募集资金1%-5%的罚款,这么轻的处罚即使被抓到也无所谓。香港就比内地处罚得重,比如此次洪良国际造假上市,就被没收全部募集资金,并被勒令停牌。该人士认为一定要加重处罚力度,终止造假者的上市地位、没收全部违法募集资金。

二是对连带责任者不追究,如上所说,造假上市实际上涉及一整条利益链,不光有中介,还可能涉及地方政府,因为地方政府向拟上市公司提供假的纳税证明或其他证明,帮助造假。

【来源:中国会计报    作者:摘编自《金融界》】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