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簿常见错误及查找
返回

账簿是集中反映会计信息的载体,是衔接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因此对会计账簿的检查也就具有特殊意义。

(一)会计账簿常见错误

会计账簿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凭证和财务报表之间的桥梁,其质量水平取决于凭证的质量,又决定了报表的质量,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大量工作是集中并反映于会计账簿之中,因此对会计账簿进行分析检查是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分析被查单位会计工作的水平的重要方面。

账簿表现的错弊虽然存在于账簿之中,但引发错弊的原因分布于会计核算各个方面,如会计凭证错弊、实物盘点错弊、财务人员之间交接错弊、会计工作操作错误和作假等等。掌握账簿分析的常见错弊旨在提示查账人员在查账工作时注意这些错误的类型,掌握其在账簿中的表现规律,提高发现错弊的敏锐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1.账簿中常见错误

(1)账户设置错误。即账户的设置不符合有关本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形式、记账方法不相适应,或者应该设置的账户未设置,而不应设置的账户却重复设置,有关账簿组织不科学,有关人员分工关系不明确。

(2)记账依据错误。即未根据经过审核的记账凭证从事记账业务,或者有关记账凭证不合乎会计制度的要求,有关内部制度处于失控状态。

(3)账簿使用形式错误。即不是使用正式规范的账簿登记业务,而是以表代账、以单代账,或者用其他簿籍代账,记账工具及其记录字体、数据不规范。

(4)账簿启用、交接错误。即账簿启用和人员交接未办理必要的手续,在账簿扉页上没有注明启用日期、有关人员姓名、账簿页数、使用期限等,记账人员交接时无相应记录,造成记账工作不衔接。

(5)记账错误。主要指错记(将有关的记账要素,如数目、摘要等记录反映错误,有关账户借贷方向颠倒,数字的位数倒错,小数点错误,计算错误等)、重记(重复记账,一账两记或多记)、漏记(将业务记录遗漏未记)、有关总账和明细账登记顺序和对应关系错误等。

(6)更账错误。即对发现的错误未按规范的更正方法进行改正,而是采用非法形式,如:涂、挖、刮、补、化学药剂褪色等方法。

(7)过账错误。即各类账簿启用转记、新页与旧页接转错误,承上页、接下页等页次关系不明确。

(8)结账错误。即结账截止时间错误,提前或者推迟结账;各账簿未将本期发生的所有业务登记入账;有关收益、费用和应摊销或预提的费用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按期计提或摊销后登记入账;各种收入成本费用账户未按规定在结转本年利润后登记入账。

(9)有关账簿平衡关系破坏。即出现账证不符、账账不符、账表不符、账实不符、账与其他有关资料记录不符。

(10)账簿保管错误。账簿的保管应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进行,如未按管理要求而致使就可能造成有关账簿保管不当、会计档案未建即有散失,现存账簿查找困难,或者造成损坏、残缺、腐烂或丢失。

2.账簿上常见的舞弊形式

(1)无据记账,凭空记账。即无记账凭证记账或者有凭证不记账,账簿中所列的业务不是根据经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逐笔登录,而是虚列业务,将不存在业务登记入账(或假造记账凭证入账),或者将真实合法账簿记录采用倒轧的办法,依次推出所需的成本、收入和销售数量,先编制会计报表,然后根据报表数来调节账目,拼凑凭证。

(2)计算机记账造假。在实现计算机会计核算的单位,利用计算机的知识和经验,在系统程序中设置陷阱,或通过计算机系统本身制造假数据、窜改数据等,以达到其非法目的,计算机舞弊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运用正在我国悄然兴起,它主要的作案手法是窜改程序、窜改输入、窜改文件和非法操作等,其作假有技术含量,且较隐蔽,不留线索,较难被发现和查处。

(二)账簿常规检查的基本步骤及主要内容

1.账簿检查的内容

(1)复核、验证有关账簿所记载的收、付、存的数额及其小计、合计数的正确性。

(2)审查账簿的入账登记、过账、改账、结账等操作业务的规范性和合规性,检查其账户对应关系的清晰性。

(3)对有关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核对分析,保证账账相符。

(4)对账簿中记录业务发生的异常点进行重点检查,并根据异常情况和重要错误的线索,进一步检查相应的会计凭证和实物,查明问题的原因所在。

(5)将账簿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收集有关证据数据,可根据不同的性质,将账簿中发现的错误归为一类,将账簿中发现的舞弊归为另一类,列出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并将有关证据材料附于其后。

 

2.账簿检查的基本方法

会计人员对于会计账簿进行检查,可以采用顺查法或是逆查法,因为账簿的检查处于会计资料审查分析的中间环节,可以作为报表分析审查的深入和继续,也可以作为凭证检查的延伸和补充。

对账簿分析检查可使用详查法,对账簿所记录的全部业务进行分析,也可以采用抽查法,对其登记的业务进行部分检查。对账簿分析检查的具体方法有多种形式,其常用的方法有:

(1)复核法。又称复算法,即采用原始的机械的方法对会计账簿的已发生的历史记录及其合计、小计、差额、积数等进行重新验算,以证实有关金额或数据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它是采用查账人员进行验算核准后的有关数据来检查账面数据,所以要求查账人员的核算是正确无误的,且其验算的资料数据的计算口径等与被验算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复核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账簿中已经发生的有关数据资料。

(2)审查法。是以会计法及会计准则的要求作为判断是非的准绳,通过审查来检查分析有关账簿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视其有无差错、疑点或弊端。审阅法的适用性较广,在查账工作中经常运用。该方法的运用成功与否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查账人员自身的执法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取决于其经验水平,所以对其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运用审查法对账簿的分析主要是审阅账簿记录的有关经济业务是否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记账内容是否合规,其记账金额是否与记账凭证相符,内容记

载是否齐全,账页是否连号,记账是否符合会计制度和记账规则,有无违反(会计法)的现象,有无涂改或其他异常迹象;对明细分类账的记账内容要认真审阅,各科目所列内容有无违反国家有关法令、规定,违反财务会计制度,乱列名目擅自支用等现象。

(3)核对法。指对同一数据存在于凭证、账簿等两个以上会计记录中同时登记的内容,将有关数据进行互相对照,用以查明账账、账证、账实、账表是否相符,以便证实账簿记录是否正确,有无错账、漏账。核对法在查账工作中运用也十分广泛,查账人员常常用之来发现疑点,取得证据,为进一步审查查证提供线索。核对法可由两人合作进行,也可由一人单独进行。通常核对法分析检查的账簿内容有:

A.记录之间的对比。核对凭证与账簿记录、账簿与账簿记录(总账与明细账)、账与报表记录、账与卡、账与实之间的数额是否相符;

B.账账之间的对比。核对总分类账借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同贷方余额账户的合计数是否相符;

C.账与账单的核对。如银行打印的对账单、客户认可的往来清单及函证等,同本单位有关账目的数据是否相符;

D.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原始记录之间的核对。核对生产记录、发货托运记录、原材料消耗记录、产成品入库记录、废次品记录、考勤记录等同相应的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数额是否相等;核对销售合同、外加工合同、联营合同等所记载的内容与金额,同有关账簿记录所反映的内容、金额是否相符。

(4)核实法。是核对法的一种特例,指将账簿资料与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用以验证账实之间是否相符,并取得书面证据的一种方法。核实法主要用以核对账户记录,它结合盘点方法所获取的实物证据,进行账簿资料与实物之间的对照,核实的重点是盘存类账户,如现金、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等,此外,还有盘存类账户中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及其结算类账户中的应收、应付、暂收、暂付等;也可以用此法核对分析。

(5)调节法。是指为了检查账簿中某些业务,而事先对其中某些因素进行增减调节,以使其相关可比的一种查账方法。因为在被查单位各类账簿中记录的各种业务,由于其记录业务的角度和方式不同,账簿与账簿之间、业务与业务之间可能存在着差异,有时不具有可比性。另外,由于查账人员检查账簿的时点与被查单位作账的时点不同,两者面对的资料数据也可能存在差异,这些都影响着账项的比较查对,因此需要采用调节法对此进行处理,以使其对口且具有可比性。例如对银行存款未达账的调节,是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余额核对的前提,对半成品不同的完工程度的调节,是进行有关半成品账实核对的基础。

(6)各种查账分析方法。包括账户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分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推理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差额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价值分析法、预测分析法等也可以用来检查账簿差错。

【来源:考试大】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