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三十六计:空城计
释义: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
历史案例: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讨得文夫人的欢心。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浩浩荡荡,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一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排。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到城外高地了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旌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旌旗照旧飘扬。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旌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税收案例:某市A企业集团系本市大型国有企业,因机制不活、人浮于事,结果导致年年亏损,积欠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达百万之多,企业法人代表的口头禅就是:不赖帐,不还钱,税务部门因为该企业集团处在困难期,如果强制执行,一来会加剧企业的困难,二来企业如果告到市政府,再鼓动企业职工**,则税务局领导也承担不了这个负担。因此只好将上述税收作为欠税处理。
若干年后,税务局从报纸上得知某企业集团改制成功,市领导亲临剪彩的报道,匆忙赶去了解时,原来企业集团进行了改制,分立成新企业集团总公司与某化工经贸股份有限公司了,当税务局询问欠税如何处理时,新老公司的法人代表拿出了合同,为让新企业减负上阵,原有的一切债务全部由老公司继续承担,当税务局拿出税收征收管理法,说明欠税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时,企业却拿出市领导的批示来,结果税务局椤是被企业玩了个空城计。
若干年后,税务局又从报纸上得知该企业MBO过程中以低价转让国有资产,肥了个人,空了国家,东窗事发,若干人员及市政府若干领导牵连其中,锒铛入狱。而那些欠税也随着企业的破产而随风而去。貌似一个还存在的企业,其实空空如也,在地方保护的由头下,真金实银的税收成为了呆帐。
【来源:财刀网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