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创下新高,外贸企业闻之色变的升值预期,似乎注定要成为现实。如果人民币升值在2010年成为趋势,对于中国企业,尤其进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说,将是“沉重”打击。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约57010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税后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尤其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84.07qv的出口企业利润率集中在5%以内,很难抵御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业内人士指出,抵御升值风险的方法虽然多,但各有优劣,企业要在判断人民币汇率的具体走势后制定最优避险方法。
如何应对一次性升值风险?
人民币一次性升值3%—5%,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大概为20%左右。这种情况对中国进出口企业来说较易应付,因为虽然短期内大幅升值会对汇率市场造成极大冲击,但同时带来的好处是企业能做足充分应对准备,并当冲击过后,—切有望风平浪静。所以,应对方法可以有以下途径:
第一,多签短期订单。业内预计,人民币真正打开升值时间窗口可能在5~7月,期间企业业务就有个“缓冲期”。由于短期内升值范围较小,对企业影响也小,因此企业尽量多签4—5月内交货的短期订单,将可能一次性升值的日期当作时间节点“跳过处理”,以此回避风险。如有长期订单,可采取“拆单”方式,将一份长期订单签为多份短期订单。
第二,在结算上出口业务尽量采用即期结算方式。如即期L/C或D/P,若采用T/T方式结算,应尽量提高预收款比例;进口业务应采用远期结算方式。
第三,由于升值预期强烈而采取一次性升值,企业可在这段时间内,待出口日期确定后,立即向银行申请价位锁定,签订产品的保值协议。这样在约定期限内,不管人民币是升是降,对企业来说所赚的利润是不变的。
如何应对渐进式升值风险?
人民币汇率渐进式走高,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大概为70%以上。这种情况企业较难应付,汇率问题在今后能预见的较长一段时闻内,会成为进出口企业的“心腹大患”。在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时,投机取巧式的避险作用已微乎其微,增强实力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首先,出口企业须进一步加快转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出口商品附加值,拓宽利润空间,否则人民币升值逐渐挤占利润空间后,企业难逃倒闭命运。
其次,提高中国企业的议价能力。为避免风险,企业可要求在收款时采用人民币或其他强势货币结算,或合同一经订立,就在外汇市场上买入相应外汇的看跌期权。约定可在未来的收款期以商定价格把美元转换成其他货币如人民币;或在合同订立后,企业在外汇市场卖出外汇期货,约定期货的成交日期正好是预期收到外汇付款的日期。这样,就避免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损失。
此外,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人民币升值后,国外原材料市场相对便宜些,可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更多地开展加工贸易方式开展国际业务,—方面可通过进口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可减少出口退税滞后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
还有一种被称之“万能钥匙”的方法:增加美元贷款。外贸企业将人民币贷款转化为美元贷款有两点好处,其一,美元贷款利率低于人民币贷款利率;其二,人民币升值预期使美元贷款成了企业最佳选择。
由于目前国内人民币贷款利率显著高于美元贷款利率,一些企业便向银行借人美元贷款,随后将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后,再用人民币质押办理美元融资。数据显示,去年年初,受各国央行施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持续走低,国内一年期贸易融资贷款利率在1.2%-1.6%左右波动,同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2.25%。
目前增加美元贷款也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他们希望通过降低借贷成本(甚至套利)来降低利润下降的影响。大型上市银行2009年年报显示,去年外汇贷款高速增长,且同样大多背离实体经济。时至今年—季度,推动外汇贷款快速增长的条件,如本外币存货利差、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依然存在,但因不确定性增加而使风险日渐暴露。央行统计数据也显示,2009年全年,全部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累计新增1362亿美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56.0%,增速比上年末加快44.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