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分析
返回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企业利润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其中,利润总额是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组成的。从理论上讲,利润总额应该是企业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或者说,应纳税所得额应该是按照税法规定应计算缴纳所得税的企业利润总额。但是,财务会计与税收是经济领域的两个不同的分支,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规范同一个对象,这样,同一个企业的同一时期按照财务会计方法计算的利润总额与其按照税收法规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就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按其吐质不同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及其内容

永久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依据不同而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产生,不能在以后各期转回,即永久存在,故被称为“永久性差异”。由此可见,永久性差异是指由于会计确认利润总额与税法确认纳税所得的计算依据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差异,由于此差异永久性地存在于会计与税法之间,它既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消失,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转回,所以此差异称为永久性差异。

(一)永久性差异加项具体内容的形成

1.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这部分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

2.保险费。企业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

3.借款费用。向非金融机构借款费用支出,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上的部分,按规定超过部分不得扣除;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4.业务招待费。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其余超过规定比例的部分不得扣除,也包括最高不得超过销售收入5%0的部分。

5.公益、救济性捐赠与非公

6.企业之间各种支出。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 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中,实际列支与允许列支之间的差异。

7.罚款、罚金、滞纳金。企业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滞纳金,以及对关联企业作出特别纳税调整的,应当对补征的税款,自税款所属纳税年度的次年6月1日起至补缴税款之日止的期间,按日加收利息,所加收的利息不得扣除。

8.赞助支出。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非广告性质支出部分。

9.准备金。除税法规定可提取的准备金之外,企业提取的其他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均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10.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超过规定扣除部分。企业发生于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规定计算限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如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费等后余额的15%计算限额,人身保险企业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费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j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所签订服务协议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计算限额。超过部分,不得扣除。按税法规定i这部分超过数额应谓增应纳税所得额。

(二)永久性差异减项具体内容的形成

1.权益性投资所得。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所得免征所得税;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投资收益。

2.技术转让所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免征企业所得税的部分;以及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即超过500万元的部分。

3.国债利息收入。企业因购买国债所得的利息收入,按税法规定属于免税收入,但会计标准将其计入当期收益。

4.亏损弥补。企业当年发生亏损,可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5.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除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外,企业从事其他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部分。

6.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7.从事符合条件的环保、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8.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发费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扣除。

9.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收入减计部分。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10.购置节能减排设备投资部分。企业购置按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暂时性差异及内容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会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陛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对暂时性差异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除了部分资产或负债增减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外,其余大部分增减变动影响损益的资产或负债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减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应作为所得税费用的一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债的账面价值小十计祝基础的麦异。其主要情况如下:

1.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价格波动而使其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讨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账户的借方,从而增加企业收益。

2.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因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或折旧率等因素而使其计提的折旧额小于按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从而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3.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因无形资产摊销年限或者不予摊销等因素而使其计提的摊销额小于按税法规定计提的摊销额,从而使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4.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因投资性房地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或折旧率或摊销年限等因素而使其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小于按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或摊销额,从而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5.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因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或折旧率等因素而使其计提的折旧额小于按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从而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差异。其主要情况如下:

1.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价格波动而使其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账户的贷方,从而减少企业收益。

2.存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存货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减少账面价值,使其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3.应收款项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应收款项因计提坏账准备而减少账面价值,使其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4、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固定资产因计提折旧或资产减值准备而减少账面价值,使其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5、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无形资产因计提摊销额或资产减值准备而减少账面价值,使其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6、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投资性房地产因计提折旧(或摊销额)或资产减值准备而减少账面价值,使其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7、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因计提摊销额或资产减值准备而减少账面价值,使其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8、长期待摊费用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会计与税法对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差异较大,会计上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按受益年限摊销,同时对筹建费用在发生生产经营当月一次计人当期损益,而税法上则区别不同情况分别按不同期限进行难销。

9、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10、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的差异,即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的部分。

11、预计负债,即企业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对于或有事项,会计出于谨慎性考虑,确认预计负债,税法并不认可,形成暂时性差异。

12、商誉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部分的差异。会计准则规定,商誉不予摊销,但可以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与税法规定的自创商誉不予摊销,外购商誉在转让或清算时扣除不符。因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商誉是指因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而不是自创商誉,因合并产生的商誉会计准则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势必使其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应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商誉”账户,但不调整所得税费用。就像后续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增减时,其增减变动额计入所有者权益一样,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也不影响所得税费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