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总是直线思考
返回

梁启超说:“变则通,通则久。”知变与应变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办事能力高下的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

办事时要学会变通,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才能更好地办成事情。

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过度的坚持,会导致最大的浪费。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俩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以供家人一个月衣食。当下俩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欲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快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

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俩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在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放弃固执,变通行事。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和尚决定从一座庙走到另一座庙。他们走了一段路之后。遇到了一条河,由于一阵暴雨,河上的桥被冲走了,但河水已退。他们知道可以涉水而过。

这时,一位漂亮的妇人正好走到河边,她说有急事必须过河,但她怕被河水冲走。

第一个和尚立刻背起妇人,涉水过河,把她安全送到对岸,第二个和尚接着顺利渡河。

两个和尚默不作声地走了好几里路。

第二个和尚突然对第一个和尚说:“我们和尚是绝对不能近女色的,刚才你为何犯戒背那妇人过河呢?”

第一个和尚淡淡地回答:“普渡众生,不分男女老少。”

一个机智的人可以灵活运用一切他所知的事物,还可巧妙地运用他并不了解的事物。能在恰当的时间内把应做的事情处理好,这不只是机智,也可称之为艺术。

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毅力很坚强,但是由于不会进行新的尝试,因而无法成功。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你确感到行不通的话,就尝试另一种方式吧。

那些百折不挠、牢牢掌握住目标的人,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要素。下面两个建议一旦和你的毅力相结合,你期望的结果便更易于获得。

(1)告诉自己“总会有别的办法可以办到”。

每年有几千家新公司获准成立。可是5年以后,只有一小部分能够继续营运;那些半路退出的人会这么说:“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只好退出为妙。”他们遭遇障碍时,只想到失败,因此才会失败。

你如果认为困难无法解决,就会真的找不到出路。因此一定要拒绝“无能为力”的想法。

(2)先停下,然后再重新开始。

我们时常钻进牛角尖而不能自拔,因而看不出新的解决方法。成功办事的秘诀是随时检查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该说则说,不该说千万别说

我们每天都要和同事、领导交流。在办公室内,一定掌握说话办事的艺术,什么话能说或不能说,什么事能做或不能做要心中有数,有时候,吃亏就是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办的事。

【来源:财刀网学员 jinnushuang 】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