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内心最光彩的,不是打虎
返回

武松在张都监说出将玉兰“必要与你”后,没有再推托。此刻是武松一生性情最柔软之处。想武松经过阳谷县武都头一职后,又有了杀西门庆潘金莲一事,内心已是疲惫不堪,此时鸿运再来,得到张都监如此赏识,加上月光下玉兰脸如莲萼,唇似樱桃,内心如何不动。一种寻求安逸之心瞬间萌动,成家立业、做个好人的心思,在他头脑里萦绕。

这是武松一生中上的最大一次当。张都监利用了武松的两个弱点,一是义气,二是女色。你不见在有人喊有贼时,武松听得道:“都监相公如此爱我,又把花枝也似个女儿许我,他后堂内有贼,我如何不去救护?”可为什么以前潘金莲百般骚扰时他也不动心呢,因为那是自己的嫂子。道德感管教着武松。

连杀一十八人的血溅鸳鸯楼行为,使武松在历代读者眼中成了一个滥杀无辜的人。事实也是情势逼迫。“武松立于桥上,寻思了半晌,踌躇起来,怨恨冲天”,后路在哪里?自己向何处去?那一瞬间,武松是可怜的悲伤的,他没有依靠,只有一双拳头,一把刀。施耐庵对武松杀人的处理还是很慎重的,初出茅庐时,没有打死人就把自己吓得流泪,第一次下杀手,打死的是景阳冈大虫。到达孟州见到施恩之前,被孙二娘迷住,相识后,张青劝他“不若就这里把两个公人做翻”,去二龙山落草,省得“去牢营中受苦”,武松不应,一者并非视人如草芥,二者他对都头生活还是留恋的。就是醉打蒋门神,武松也没有杀心,停留在惩罚上,将跋扈的蒋娘子和酒保丢在酒缸里。应该能看出,施耐庵在武松身上,也强调一个“逼”字,鸳鸯楼事件主要还是丑恶的社会在逼迫武松,当他好人做不得时,他不得不杀人。

鸳鸯楼事件后,在武松身上再也找不到一丝温情,他不再寻求做一个社会道德认可的好人,他真正成了一个铁血的好汉,绿林的杀手。

其实,武松内心最光彩的,不是打虎,而是做都头。历朝历代的人都说,官场最锻炼人。武松虽然只是个都头,但也威风十足了,个人事务有士兵服侍。从他对为哥哥报仇一事的处理上,看出他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筹的才能,分寸把握拿捏得很好,也就是说他在很用心地做那个官。当时他很冷静,从证据的收集,到直接手刃两名主犯,和以前的牛二是一个天一个地。武松既不连累证人,也不给邻居留下一个杀人狂的印象,机警而细致,他在给自己留一条做好人的后路,这就是武松与李逵相比的可塑之处。

可惜,后路是没有的,后面的武松就急转直下了。离开了官场(毕竟他在官场浸泡得不长,如果有个十年八载,他可能就不会做出追杀西门庆潘金莲的事,而是找知县处置),武松身上那习武之人的义气又再次冒头,直至上梁山,武都头那样的人文环境被岁月阻隔得越来越远,他成为一个纯粹的绿林好汉。但都头生活对他的影响是一生的,他在首领的安排下,循规蹈矩,上阵冲杀。《水浒》全书结束时,对武松有这样的交代: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武松这样的选择,与梁山的丧失、众兄弟兵损将折的结局在其心中造成的悲凉,是吻合的。

【来源:小故事网】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