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样预言人生的结局道:“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商业活动的潜在前提是持续经营。在此前提下,企业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利用资产实现预期收益。理论上,除了土地外,所有的资产都将变成一钱不值的废物。因此,曹雪芹的话很有道理,给定足够长的时间,滚滚红尘的归宿一定是“白茫茫大地一片干净。”
资产究竟是什么?
2003年3月初,全国各大媒体都登了这样一条新闻。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统计报告说:“截止到2003年3月,北京城镇居民的户均资产净值达到了47.5万元(全国平均水平是22.83万元)。调查结果显示,户均金融资产13万元,其中银行存款占2/3;户均实物资产34.3万元,其中房产占9成。高收入家庭总资产户均达到102万元,是低收入家庭的7.4倍。”
北京市统计局在这里说的资产实际上是指家庭财产,大部分是指耐用消费品。财产跟资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财产可以变成资产,也可以变成负债。
比如说,一个房子可能是一个资产,也可能是负债,看你怎么管理它。如果房子是把钱流到你的口袋那是资产,如果为了这个房子,钱从口袋里流出去,而且只是单向地流出,它就变成了你的负债。
再比如,工厂的机器设备,按照中国目前的会计制度,在闲置期内可以不计提折旧。但是,实际情况是许多闲置的设备被放置在露天里任凭风吹雨打,已经在急剧贬值,是负债了。
1992年,中国官方对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它权力。”
2000年,资产被重新定义为:“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计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另外还特别规定:“企业持有的各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资产,或者持有的虽然符合资产定义,但不可计量的各项资产,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明确:“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这些话听上去都挺拗口的,不过这背后的微妙意思差别很大。1992年的资产定义压根儿不考虑那些资源是否能够为未来带来什么好处,只要是企业拥有的资源都算资产。2000年的新定义越来越靠近西方通用的资产定义了。 其原因是,2000年前,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允许国有企业把还没有处理的财产损失和长期待摊费用等仍然作为资产挂在资产帐上,象已经收不回的应收帐款或者已经无法销售的存货或者那些太过落后早该淘汰的设备等,这些劣质资产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未来的利益,实质上都应该算是费用,用来减除利润的。
但是,当时政府考虑为了不使多数业绩不佳的国有企业雪上加霜,出现帐目上的更大亏损,另外也考虑到一旦减少了利润,国家将很难承受得住巨额的税收损失,因此,政府人为地改变了游戏规则。等到经济状况好转后,政府这才开始讲究“实质重于形式”了。这怕是中国初级阶段的特色,也难怪当时很多老外看不懂国有企业的财务报告。
资产越多越好吗?
按照资产的定义,资产仅仅是达到目的的必要手段,公司的价值体现在不断产生的利润和现金流里。实际上,资产越少,资产的回报率会越高。理想的公司是那种不用资产就能产生回报的公司。理论上说,空麻袋背大米的空手道做法,不需要什么投资却能享受回报,是一种最好的做法。只是,我们处在一个有效市场的环境里,这样的好事如果真有的话肯定是一出现就被人抢走。
衡量企业效益的标准(即资产的使用情况)是净资产回报率,也叫权益报酬率。
权益就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资产。权益报酬率等于税后利润与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它衡量公司股东的每一块钱的盈利。像惠普公司2002年权益报酬率高达20.6%,即投资1万块钱,一年后可以收回2千多块钱。
金融行业中,银行之间的兼并重组一直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背后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小银行的权益报酬率远低于大银行。比如在美国,小银行的权益报酬率一般是11%-12%,而大银行的权益报酬率一般是15%-16%。大银行利用规模效应的优势迫使小银行不得不走上兼并之路。
很多公司的利润率变动很大,但是权益报酬率数值非常类似。一般公司在高达21%到低到11%之间变化,高低落差为2:1。而同时,利润率可2%的低位到15%的高位之间变化,高低落差为7:1。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企业的高利润率与低利润率实际上没有好坏上的必然之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因是当一个公司获得经常性的高股东权益收益率时,就会像一块磁铁,吸引竞争者急切地想要与之竞争,当竞争者进入市场后,增大的竞争压力使成功公司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回到平均水平。反之,经常性的低股东权益收益率吓跑了潜在的新竞争者,也淘汰掉现存的公司,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幸存下来的公司的股东权益收益率上升到平均水平。
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思想特别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说:“用不着法律干预,个人的利害关系与欲望,自然会引导人们把社会的资本尽可能按照最合适于全社会利害关系的比例,分配到国内一切不同的用途。”如果某一行业的投资太多,利润的降低会纠正这种错误的分配。亚当斯密在这里说的利润,更准确地说就是指权益报酬率。
要质量还是要数量?
去餐馆吃饭,如果菜单很长,客人会疑心没有特色,另外服务也肯定快不了,因为单是决定吃什么就得花十来分钟。这种“委曲求全”的贪多做法,最终只会适得其反。如果我们留心一下,会发现几乎所有成功餐馆的菜式实际上都不会很复杂的。
同样道理,资产更看重的也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在传统企业里,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一般会占总资产的70%以上,而新兴企业刚好相反,一般只有人脑和电脑,生产设备通常只占总资产的20%左右。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给新兴企业贷款时,常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缺乏足够的有形资产抵押品。很多新兴企业只能寻找风险投资,凭借一份商业计划书和几张创业者的简历,而风险投资商看中的也正是无形资产的质量,在财务报表上更看重利润表而不是资产负债表。
弗朗西斯•培根说:金钱就象粪肥,只有播撒出去后才是好东西。他是指把金钱用作投资资本,只有撒在资产上,来年才会有好的收成。
罗伯特•清崎劝诱读者成为富爸爸时也说:如果你想变富,只需在一生中不断地买入资产就行了;如果你想变穷即成为中产阶级,只需不断地买入负债。当然,这儿说的都是好的资产,不良的资产或者不良的经营都不能让你的财富增加的。
财务原则要求在记录已经购买的资产时,要按当时购买的实际成本价格计价,这就是历史成本原则。比如,如果你三年前买的写字楼是5千块钱1平米,现在涨到9千,如果你不出售,你的资产还是按当时成交的5千块钱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本的客观性。但是,在分析的时候要小心,因为资产有可能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变质。
在美国,有时保险公司会在没有明显的迹象时就宣告破产,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保险公司是用历史成本价格,而不是用更低的市场价值来记录它们的绝大多数投资。保险公司的资产有很多是债券,当这些债券降到垃圾等级的时候,它们就成为劣质的不再有什么价值的资产了。
资产如何作假?
财务丑闻最多出现在伪造收入和利润上。资产是利润的源头,自然也就成为非法射猎者的目标。
资产作假的原始方法是虚构存货。
比如60年代,美国一家色拉油公司设计了一个夸大库存的方法:他们在公司的油罐里注满水,在表面加上一层油。油罐由地下管道相连,这样表面一层的油在审计员考察库存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传送到不同的油罐。现在看来这种办法笨得出奇,因为财务人员坐在办公室里操纵帐目就可以轻松地改变资产。
斯科特沙利文是世界通信公司的CFO,住在密西西比州,他向纽约曼哈顿法院要求将世界通信的财务欺诈案转移到华盛顿审理,因为如果在华盛顿的话,陪伴他的妻子和孩子可以住在那里的亲戚家,这样可以减轻他的一些财务负担。法官很快就驳回了他的请求。法官认为斯科特在1997年起就有每年1900万美元的薪资收入,通过出售世界通信的股票,又赚了4500万,完全有财力承受在纽约的审理。
世界通信的欺诈内容之一,是在整个2001年和2002年的第一季度将日常开支的38亿美元分期计入资本投资。资本投资是专门购买长期资产的财务项目,例如购买电话网专用的光纤和转换器,这种开支会在每年分摊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
“日常开支”项目则属于负债。根据企业管理的一般观点,企业的负债应该越少越好,具有盈利能力的资产应该越多越好,所以当记录金额从日常开支项目转移到资本投资时,效果完全不同。
例如,假设世界通信公司在转换器上耗费了1000万美元,它预计在未来10年内收回,那么每年它只需在账面上摊销100万美元,因为转换器是可能带来盈利的资产。但是,假如对应按照日常开支来算,假设公司花费1000万美元购买办公用品,它不得不将支出全部摊销在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财务报表较前者自然就难看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