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老家在山西的一个小县城,他给我仔细描述过。后来看贾樟柯《逍遥游》里的城市,顾长卫《立春》里的小城,和他说的几乎一模一样。
他父亲的手艺是炸麻花,每天只需要工作一个上午。其余的时间,老人家怀中揣着酒瓶子四处和人谈天、谈地、谈自己的儿子。他作为炸麻花的父亲的儿子,天资非常聪颖。学习一直出色,是父亲的骄傲,四邻的谈资。
初中毕业的时候,他的成绩全县第一,人称“状元”。“状元”就应该读中专,这是当时流行的选择,似乎人人都希望他快快成为国家的人,早早为家里挣钱。他读了山西一所中专的锅炉专业。几年后,他被分到一个深山沟里的军工厂做锅炉技术员,专业绝对对口,但学的知识完全没用。因为几十岁的老工人没学过一天锅炉专业,锅妒也照样烧得滚烫。
他们的工厂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三线工厂,厂区里到处都是半人高的蒿草,工友们有人常提着猎枪打野兔,即使是上班时间,他也常能听到工厂院子里“砰砰”的枪声。
在枪声中,他忽然长大了,他知道自己属于自己,不属于炸麻花的家族,不属于升学的偶然和国家三线建设的历史。他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学计算机专业。那时候,自学考试几乎没有什么参考资料,教材有时还要从北京邮购。而且,自学考试在他的老家没有设考点,他每回考试还要坐火车去河北。更何况,他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拿到一个自学考试的计算机文凭到底会有什么用。
他还是顺利读完那个专业,平均分在90以上,好几门课都是满分。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在一家高科技公司里做了工程师。他的薪水比得上名牌大学的硕士,但他那时拿着的还是那个自学考试计算机专业的大专文凭。
有一回,公司在新疆的设备出了问题,去了几拨人都解决不了,公司决定派他去。他到新疆只用半天就解决了问题。很简单,项目办公室一个铁皮柜子的顶上堆着一大堆外文资料、上面落着厚厚的尘土。他拂去尘土,翻阅了这些资料,设备故障的表现和解决的办法都在资料上清清楚楚写着。后来,他从单位离开,经理以为他是让人挖了墙脚,他说不是,他要考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他说他的计算机知识还太欠缺,他得好好学学,学完后要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国还没自己的操作系统,他想试着弄弄。
他开始复习,封闭式的。一回,我打传呼找他,让他出来见几个朋友,他回电话说不见了,他正在试一个小程序。还有一回,我打传呼找他,有一个朋友托我给他捎了点东西,他回电话说他正在一所大学的通宵教室学习,晚上不回家。
后来,大概太多像我这样的闲人找他,他一拍屁股回了山西老家。在老家,父亲为他找到一个没人住的小院。他把自己的铺盖和书搬进去,和尚一样住了下来。除了母亲每天给他送饭,父亲每周到他那里坐上一两回,平常根本没人到他那里去,他也根本不出门。
他最终考上了。现在他已经研究生毕业,在一家航空航天研究所工作,新单位里没人知道他父亲的职业是炸麻花,没人知道他生平第一份工作是烧锅炉,也没人知道他读研究生的真实动机其实是想弄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操作系统——当然,他自己什么都记得,他的过去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不会因为是否被别人说起而增加或者失去价值。他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全因为他的过去。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