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齐国政治家:管仲
返回

春秋时齐国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称管敬仲。据说,他早年经营商业,后从事政治活动。在齐国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与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纠。小白取得君位后,经鲍叔牙的推荐,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为相,实施改革。他在政治上,推行国、野分治的参国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齐国,并在国中设立各级军事组织,规定士、农、工、商各行其业;在经济上,实行租税改革,对井田「相地而衰征」,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政策。

在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得到稳定和改善的基础上,管仲积极促使齐桓公采取尊王攘夷、争取与国的方针,以建立霸权。从公元前681年北杏(今山东东阿)会盟开始,管仲辅佐齐桓公先后「存邢救卫」,伐蔡、伐楚,观兵于召陵,制止了楚向中原的深入,同时,又多次为王平戎难,甚至征集诸侯派军队帮助周王戍守成周。公元前651年,齐桓公把周王的代表周公以及宋、卫、郑、许、曹等国召来葵丘(今河南兰考)开会,使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顶。

管仲作为齐国的政治家,其对内、对外政策,将守旧与革新结合为一体,具有明显的两重性、过渡性。但是,他毕竟辅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孔子说:「(无)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当是事实。

《管子》《轻重篇》曰:“人君之守高下,岁藏三分。十年必有五年之余,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者为庸。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策也。”

【来源:财会历史】

 
* 技术支持单位: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