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应缴预算款
一、应缴预算款的概念与内容
应缴预算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取得的应上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主要包括:
(1)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征收的应上缴国家预算的基金主要有:农网还贷基金、铁路建设基金、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地方教育基金、港口建设费、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散装水泥发展基金、文化市场建设费等。
(2)纳入预算管理的专项收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行政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征收的应上缴国家预算专项收费,如排污费、水资源费、教育费附加、草原植被恢复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3)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这是指行政单位在行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行政性费用,如各级公安、司法、民政、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单位为发放各种证照、簿册等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取的工本费、手续费、商标注册费、企业登记注册费、公证费等费用。根据有关规定,行政性收费实行中央、省两级审批制度。省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无权审批设立行政性收费项目或调整收费标准。
(4)罚没收入。这是指各级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经济处罚所取得的各项罚款、没收款、没收财物的变价收入等,如各级公安、法院、工商、税务、海关、交通等行政单位取得的应上缴财政预算的罚没款项。
(5)无主财物变价款。
(6)其他应缴预算的资金。这是指其他按国家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如各级行政单位取得的应缴财政预算的各种专项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行政单位应当依法组织应缴预算款,并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对于不足缴款起点或需要定期清缴的,应及时存入银行存款账户。
二、应缴预算款的管理要求
应缴预算款是纳入财政预算的款项,行政单位必须加强对应缴预算款的管理。
(1)依法收取。行政单位应缴预算款项的收取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还是罚没款项等,行政单位都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收取,不可超越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行立项、随意收取,也不可超越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自行减项、随意免收。
(2)及时上缴财政国库。行政单位的应缴预算款应当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缴款方式、缴款期限及其他缴款要求及时办理缴库。每月月末不论是否达到缴款额度,均应清理结交。任何行政单位不得缓缴、截留、挪用或自行坐支应缴预算款。每月月末,行政单位的应缴预算款项均应清理结缴。年终必须将当年的应缴预算款全部清缴入库。
三、应缴预算款的核算
应缴预算款的核算可以区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1.尚未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且取消了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对于尚未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暂未取消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或暂时实行非税收入征收单位自收汇缴方式的行政单位,收到的应缴预算款项可暂时存入行政单位开户银行作为过渡,但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从行政单位开户银行缴入财政国库。
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单位应通过设置“应缴预算款”总账科目来核算应缴预算款的业务内容。行政单位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缴预算款”科目;上缴应缴预算款项时,借记“应缴预算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该科目贷方余额,表示尚未上缴的应缴预算款项数额。该科目应按应缴预算款项的类别设置明细账,具体可以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收入分类科目中属于应缴预算款项的收入科目设置明细账。
【例12-1】某行政单位尚未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应缴预算款项的收入过渡账户暂未取消。该行政单位发生如下业务:
(1)收到一项应缴财政预算的政府性基金,具体为:“政府性基金收入——地方教育基金收入"68000元。行政单位将该款项存入开户银行。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68000
贷: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地方教育基金收入 68000
(2)将存入银行的地方教育基金收入68000元上缴财政国库。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地方教育基金收入 68000
贷:银行存款 68000
(3)收到一项应缴财政预算的行政性收费,具体为:“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2000元。款项存入开户银行。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2000
(4)追回赃物一批,该笔款项属于应缴财政预算的款项,具体为:“非税收入——罚没收入般罚没收入”18000元。款项存入开户银行。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8000
贷: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罚没收入——一般罚没收入 18000
(5)假定月末积累的应缴预算款的明细账情况如下:“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0000元,“非税收入——罚没收入——一般罚没收入"158000元。将以上应缴预算款项全部上缴财政国库。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建设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10000
——非税收入——罚没收入般罚没收入 158000
贷:银行存款 168000
2.对于已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且取消了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
对于已经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取消了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应当采用直接缴库或者集中汇缴的缴库方式,将应缴预算款项直接或者汇总缴入财政国库。直接缴库方式是指由行政单位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由缴款单位或个人直接将应缴预算款项缴入财政国库的缴库方式。集中汇缴方式是指由行政单位开具《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缴款单位或个人将应缴预算款项缴给行政单位,行政单位于收款当日将收到的款项集中缴入财政国库的缴款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行政单位可以根据“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等原始凭证,借方、贷方同时记“应缴预算款”总账科目;也可以通过设置“应缴预算款备査登记簿”进行登记和管理,不作会计分录。
【例12-2】某行政单位已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且取消了收入过渡账户。该行政单位发生如下业务:
(1)收到一项应缴财政预算的行政性收费,具体为:“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0000元。收款当日将该笔款项缴入国库。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10000
贷: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10000
(2)收到一项应缴财政预算的政府性基金,具体为:“政府性基金收入——农网还贷资金收入——地方农网还贷资金收入”48000元。收款当日将该笔款项缴入国库。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农网还贷资金收入 48000
贷: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农网还贷资金收入 48000
(3)依法对某企业处以罚款65000元,要求该企业通过直接缴库的方式将款项缴入财政国库,具体为:"罚没收入般罚没收入——法院罚没收入”科目的反映内容。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罚没收入般罚没收入 65000
贷:应缴预算款——非税收入——罚没收入般罚没收入 65000
对于以上业务,行政单位可以不编制上述会计分录,而是通过设置“应缴预算款备査登记簿”的方法来反映应缴预算款项的业务内容。
第二节 应缴财政专户款
一、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概念、内容与管理要求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向有关单位或个人收取的应上缴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的款项。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财政专户实际上是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的简称。
应缴预算款与应缴财政专户款的主要区别:应缴预算款纳入财政收入总预算,应缴财政专户款不纳入财政收入总预算,而纳入财政预算外收支计划;应缴预算款上缴财政国库;应缴财政专户款上缴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
行政单位的应缴财政专户款的内容主要包括: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取的各种行政性收费。
(2)主管部门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所属单位集中的管理费及其他上缴资金形成的收入。
(3)乡镇政府自筹资金和统筹资金收入。
(4)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收入,如彩票发行机构和彩票销售机构上缴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的业务费用等。
应缴财政专户款的管理要求是:
(1)按规定收取。预算外资金是行政单位履行或代理政府职能,收取的未纳入预算的财政性资金。行政单位必须依法收取,不可随意收取。
(2)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财政部门要在银行开设统一的专户,用于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管理。部门和单位的预算外收入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从财政专户中拨付,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在此应当指出的是,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含以前年度欠缴及未缴财政专户的资金和财政专户结余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上缴同级国库,故行政单位就没有预算外资金了’“应缴财政专户款”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下面的介绍仅供参考。
二、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
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也可以区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一)尚未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且暂未取消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
这种行政单位应通过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总账科目来核算应缴财政专户款的业务内容。行政单位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上缴财政专户时,借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该科目贷方余额表示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的应缴未缴数。该科目应按预算外资金的类别设置明细账,具体可以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收入分类科目中属于应缴财政专户款项的收入科目设置明细账。
【例12-3】某行政单位尚未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应缴财政专户款项的收入过渡账户尚未取消。该行政单位实行预算外资金全额上缴财政专户办法。某月发生如下业务:
(1)收到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应缴财政专户的行政性收费,具体为:“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交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600元。款项已存入开户银行。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46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交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4600
(2)月末,将收取的应缴财政专户的交通行政事业性收费合计68000元全额上缴财政专户。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交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68000
贷:银行存款 68000
(二)已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且取消了收入过渡账户的行政单位
这种行政单位可以根据“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等原始凭证,借方、贷方同时记“应缴财政专户款”总账科目;也可以通过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备查登记簿”进行登记和管理,不作会计分录。
【例12-4】某行政单位已经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应缴财政专户款项的收入过渡账户已经取消。该行政单位收到未纳入预算管理应缴财政专户的行政性收费,具体为:“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农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4000元。款项缴入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专户。其会计分录为: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农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4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农业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4000
行政单位也可以不编制以上会计分录,通过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备査登记簿的方法登记该笔应缴财政专户款的业务内容。
第三节 暂存款
一、暂存款的概念与管理要求
暂存款,是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待结算款项,如临时暂存资金、应付未付的款项、不明性质的资金等。临时性暂存资金是指其他单位和个人存放于单位的一些款项,如存入的押金、保证金等;应付未付款项是指行政单位购入材料或其他物品,应付给供应单位而未付的款项,暂存款按实际发生额记账。行政单位对暂存款的管理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必须将暂存款于单位的预算收入、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区分清楚,不能相互混淆。
(2)各项暂存款应及时清理结账。应转作收入的要及时转入收入账户,应上缴的要及时上缴,应支付的要及时支付,应报销的要及时报销,年终原则上要全部结清。
二、暂存款的核算
为了核算行政单位发生的临时性暂存及小额代管款项,应设置“暂存款”科目。发生暂存款增加时记贷方;冲销或结算退还暂存款时记借方。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结算的暂存款数额。在总账科目下,应按债权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
行政单位收到暂存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记“暂存款”科目;冲销或结算退还时,借记“暂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例12-5】某行政单位发生如下暂存款业务:
(1)收到某单位租用本单位固定资产而交来的押金20000元,存入银行。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暂存款 20000
(2)购入材料一批,共计2340元,已验收入库,货款未付。其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材料 2340
贷:暂存款 2340
(3)上月出差的林刚领取上月未领的工资4M元,付给现金。其会计分录为:
借:暂存款 450
贷:现金 450
(4)租入固定资产单位退回周定资产,本单位扣除1500元作为租金,其余押金退还。其会计分录为:
借:暂存款 185500
贷:银行存款 185000
(5)以银行存款支付购料款。其会计分录为:
借:暂存款 2340
贷:银行存款 2340
第四节 应付职工工资福利
一、应付职工工资福利的概念
应付职工工资福利是指行政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向职工支付的工资和相关福利。主要包括应付工资、应付津贴补贴和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等。
应付工资是指行政单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应发给在职人员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行政单位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离退休人员的离休、退休费及经国务院或人事部、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津贴补贴,属于行政单位的应付离退休费。
应付津贴补贴是指行政单位按照地方或部门、单位出台的规定应发放给行政单位职工的地方或部门津贴补贴。
应付其他个人收入是指除以上应付工资和应付津贴补贴外行政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发给个人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误餐费、夜餐费、出差人员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出国人员伙食费、公杂费、个人国外零用费、发放给个人的一次性奖励等。
行政单位应当加强和规范对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业务的管理,全面、准确地核算工资和津贴补贴的发放业务。行政单位在向职工发放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和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时,应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中央和省级行政单位一律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不可以发放现金。
二、应付工资及应付津贴补贴的核算
为核算行政单位的应付工资、应付离退休费、应付地方或部门的津贴补贴以及应付其他个人收入,行政单位应分别设置“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三个总账科目。行政单位发放工资(离退休费)、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其他个人收入时,借记“经费支出”等相关支出科目,贷记“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同时,借记“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拨入经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或“现金”等科目。“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三个总账科目下,应分别设置“在职人员”、“离休人员"、“退休人员”二级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例12-6】某行政单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某月发生如下应付工资及应付津贴补贴的业务:
(1)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向在职人员发放工资420000元,向离休人员发放离休费22000元,向退休人员发放退休费16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 45800
贷: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在职人员 42000
——离休人员 22000
——退休人员 16000
同时,
借: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在职人员 420000
离休人员 22000
退休人员 16000
贷:拨入经费 458000
(2)向在职人员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共计85000元。奖金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向有关人员发放。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 85000
贷: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在职人员 85000
同时,
借: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在职人员 85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85000
(3)向有关在职人员发放岗位津贴75000元。岗位津贴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支付。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 75000
贷: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在职人员 75000
同时,
借: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在职人员 75000
贷:拨入经费 75000
(4)发给在职出差人员伙食补助费200元,市内交通费100元。以上款项合计300元,以现金支付。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 300
贷: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在职人员 300
同时,
借:应付其他个人收入——在职人员 300
贷:现金 300
以上“经费支出”、“拨入经费”科目应区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并再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明细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