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预算会计》——李海波第十四章 行政单位支出的核算
《新编预算会计》——李海波
第十四章 行政单位支出的核算
查找更多

第一节 经费支出

一、经费支出的概念

经费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完成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它是行政单位为实现社会管理职能,完成行政任务所必须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是行政单位各项收入(包括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安排使用的结果,是行政单位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各项建设,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资金保证,是行政单位最主要的支出。

二、经费支出的分类

为全面反映行政单位各项经费支出的内容,便于分析和考核各项经费支出的实际发生情况及其效果,行政单位有必要对经费支出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适当的分类。

(一)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要求进行的分类

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应当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分类。《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分类、款两级科目。类、款两级科目在内容上逐渐细化。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行政单位经费支出的类和款级科目设置情况如下。

1.工资福利支出

工资福利支出反映行政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工会保险费等。该科目分设如下款级科目:①基本工资;②津贴补贴;③奖金;④社会保障缴费;⑤伙食费;⑥伙食补助费;⑦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2.商品和服务支出

商品和服务支出反映行政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战略性和应急储备支出,但军事方面的耐用消费品和设备的购置费、军事性建设费以及军事建筑物的购置费等在本科目中反映)。该科目分设如下款级科目:(1)办公费;(2)印刷费;(3)咨询费;(4)手续费;(5)水费;(6)电费;(7)邮电费;(8)取暖费;(9)物业管理费;(10)交通费;(11)差旅费;(12)出国费;(13)维修(护)费;(14)租赁费;(15)会议费;(16)培训费;(17)招待费;(18)专用材料费;(19)装备购置费;(20)工程建设费;(21)作战费;(22)军用油料费;(23)军队(含武警)其他运行维护费;(24)被装购置费;(25)专用燃料费;(26)劳务费;(27)委托业务费;(28)工会经费;(29)福利费;(30)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3.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反映政府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该科目分设如下款级科目:①离休费;②退休费;③退职(役)费;④抚恤金;⑤生活补助;⑥救济费;⑦医疗费;⑧奖励金;⑨生产补贴;⑩住房公积金;⑪提租补贴;⑫购房补贴;⑬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4.基本建设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反映行政单位由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所发生的支出。该科目分设如下款级科目:①房屋建筑物购建;②办公设备购置;③专用设备购置;④交通工具购置;⑤基础设施建设;⑥大型修缮;⑦信息网络购建;⑧物资储备;⑨其他基本建设支出。

5.其他资本性支出

其他资本性支出反映行政单位由非各级发展与改革部门集中安排的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和财政支持企业更新改造所发生的支出。该科目分设如下款级科目:①房屋建筑物购建;②办公设备购置;③专用设备购置;④交通工具购置;⑤基础设施建设;⑥大型修缮;⑦信息网络购建;⑧物资储备;⑨土地补偿;⑩安置补偿;⑪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⑫拆迁补偿;⑬其他资本性支出。

6.其他支出

其他支出反映行政单位不能划分到上述经济科目的其他支出。

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经济分类科目”与“支岀功能分类科目”是两套相互并列的政府支出科目体系。这两套政府支出科目体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的支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类。而且,这两套政府支出科目体系还可以相互配合,同时对有关的支出进行反映。例如,某公安部门购买了一批办公用品,用作日常行政运行。该购买办公用品的支出可以同时在“一般预算支出——公共安全——公安——行政运行”科目和“基本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科目中反映。前者反映为政府的功能支出或职能支出,后者反映为政府的经济支出或用途支出。

(二)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进行的分类

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应当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进行分类。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可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类。

1.基本支出

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基本支出是行政单位的基本资金消耗,是行政单位维持日常正常运转的基本资金保证。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行政单位的基本支出可分成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两大类。其中,人员经费支出的具体科目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工资福利支出”科目以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科目;日常公用经费支出的具体科目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以及“基本建设支出”科目和“其他资本性支出”科目中的“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和“交通工具购置”科目。

2.项目支出

项目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专项工作或特定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一般包括大型专项会议支出、专项任务支出、大型专项修缮支出、专项基本建设支出等。项目支出需要经过申报、筛选、立项、评审和审批的过程。经批准后,安排专项资金作为财力保证。项目支出的具体科目可以同时包括《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科目中的相关明细科目。

将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区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安排使用行政单位的行政经费,确保行政单位的正常运转。

(三)按不同经费性质的分类

按照不同经费的性质,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可以分成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三类。

1.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

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使用财政一般预算拨入经费而发生的经费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

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使用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拨入经费而发生的经费支出。

(四)经费支出的综合分类

经费支出的综合分类一般先按不同经费性质将经费支出区分成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三个种类,然后在毎个种类下,再分别按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区分成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种类。在基本支出下再区分为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个种类。在项目支出下再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相应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进行分类。在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以及相应的项目支出下再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进行分类。按照这种分类方法,行政单位在核算经费支出时,具体明细账科目的设置方法如下:

(1)“经费支出——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经费支出——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本支出——人员经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救济费、生产补贴、提租补贴”等。

(2)“经费支出——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水费、电费、物业管理费、交通费、差旅费、招待费”等

(3)“经费支出——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基本建设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等。

(4)“经费支出——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其他资本性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等。

(5)“经费支出——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项目支出——某专项项目——商品和服务支出——交通费、差旅费、招待费”等。

(6)“经费支出——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项目支出——某专项项目——其他资本性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等。

行政单位对经费支出的以上综合分类,由此得出的会计核算结果可以直接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的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以及财政预算外资金会计中的一般预算外支出进行对应,使得整个预算会计信息系统的联系更加紧密。

在上述行政单位的经费支出综合分类方法下,行政单位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散在“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财政辅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科目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总括数据可以通过对有关“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科目下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明细账科目进行统计取得,行政单位经费支出按经济用途分类的总括数据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统计取得。

三、经费支出的管理要求

行政单位经费支出的管理要求主要是:

(1)建立健全经费支出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各项经费支出实施严格的制度管理。例如,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经费支出全部由单位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的制度,其他职能部门不能在单位财务部门之外设立账外账或“小金库”;应当建立健全重大支出项目的严格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不能发生重大经费支出等。

(2)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规定的用途和数额使用各项经费支出,不可办理无预算、超预算范围的经费支出。

(3)经费支出应当保证单位基本支出的需要,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的需要。实行基本支出优先保障、优先安排的管理原则。只有在基本支出安排得到保证后,才可以安排项目支出。

(4)严格项目支出的管理,为每一项目支出单独建账,独立反映其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以及项目进度和完成情况,并及时对资金使用的效益作出评价。

(5)将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综合地安排用于经费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即行政单位在安排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时,也需要综合地安排使用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

(6)采用有效措施,对经费支出的薄弱环节实施重点管理。如严格执行核定的人员编制数,严格按照车辆配置标准购置车辆,严格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参加会议的人数,严格按规定配备电话等通信设备等。

四、经费支出的账务处理

为核算经费支出业务,行政单位应设置“经费支出”科目。行政单位发生经费支出时,借记“经费支出”科目,贷记“拨入经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支出收回或冲销转出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经费支出”科目。年终结账本科目借方余额应全数转入“结余”科目,借记“结余”科目,贷记“经费支出”科目。本科目应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分设二级科目。在“基本支出”明细账科目下再按经费支出的具体用途分别设置“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个明细账科目。在“项目支出”明细账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功能分类科目设置明细账科目。

【例14-1】某市政府所属行政单位工商行政管理局2011年发生如下业务:

(1)收到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委托其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为行政单位支付了一笔基本支岀预算经费,具体为:“经费支出——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85000元;“经费支出——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退休费”13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 85000

      ——基本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退休费     13000

 贷:拨入经费                            98000

(2)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了一笔基本支出预算经费,具体为:“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1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 1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000

(3)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了一笔基本支出预算经费,具体为:“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水费”4100元,“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电费”34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水费 4100

      ——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电费   34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7500

(4)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支付一笔基本支出预算经费。具体为:“经费支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基本建设支出——办公设备购置”85000元。该办公设备购置费属于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预算项目,并且由发展和改革部门安排资金购买。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基本建设支出——办公设备购置 85000

 贷:拨入经费                                850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办公设备 85000

 贷:固定基金        85000

(5)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一笔项目支出预算经费,具体为:“经费支出——项目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一会议费”8200元。其中包括文件资料印刷费2800元,会议场地租用费54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项目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会议费 82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8200

(6)年终,将上述“经费支出”科目的余额全数转入“结余”科目。其会计分录为:

借:结余                               199700

 贷:经费支出——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工资福利支出——基本工资     85000

       ——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退休费   13000

       ——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    1000

       ——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水费     4100

       ——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商品和服务支出——电费     3400

       ——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基本建设支出——办公设备购置 85000

       ——项目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会议费            8200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举例是假定行政单位仅有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情况下的经费支出的核算,如果行政单位还有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业务,“经费支出”科目应按经费支出的不同经费性质设置“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两个明细账科目,对财政拨入的一般预算经费、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的支出情况进行分类核算。相应的,结余也需要区分财政一般预算经费结余和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结余进行分类核算。

【例14-2】某市政府所属行政单位建设局因为开展业务活动发生如下业务(假定该单位同时有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支出):

(1)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了一笔基本支出预算经费和项目支出预算经费,具体为:“经费支出——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其他资本性支出——办公设备购置”5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其他资本性支出 5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0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办公设备  5000

 贷:固定基金         5000

(2)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支付了一笔项目支出预算经费,具体为“经费支出——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支出——城市公共设施——其他资本性支出——专用设备购置"8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支出——城市公共设施——其他资本性支出 8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8000

同时,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8000

 贷:固定基金        8000

(3)年终,将上述“经费支出”科目的余额转入“结余"科目。其会计分录为:

借:结余                                      13000

 贷:经费支出——财政一般预算经费支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其他资本性支出   5000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支出——城市公共设施——其他资本性支出——专用设备购置 8000

【例14-3】某市政府所属行政单位水利局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该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通过银行存款账户支付了一笔项目支出预算经费,具体为:“经费支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建设支出——基础设施建设”76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经费支出——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支出——水利工程建设——基本建设支出 76000

 贷:银行存款                              76000

第二节 拨出经费

一、拨出经费的概念

拨出经费是指行政单位按核定的部门预算将财政或上级单位拨入的经费,按预算级次转拨给下属预算单位的资金。在传统的财政实拨资金方式下,如果行政单位是主管会计单位或二级会计单位,那么,它们从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会计单位取得的预算经费中就包含着其所属单位的预算经费。主管会计单位或二级会计单位应当在取得预算经费时,及时将归其所属单位部分转拨给这些所属单位。行政单位只有在采用实拨资金方式时,才会有拨出经费的业务。在财政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下,由于财政部门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或单位零余额账户直接将预算资金拨付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因此,行政单位没有拨出经费的业务。

二、拨出经费的核算

为了核算拨出经费业务,行政单位应设置“拨出经费”科目。行政单位对其所属单位转拨经费时,借记“拨出经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或冲销转出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拨出经费”科目。年终,“拨出经费”科目借方余额转入“结余”科目,借记“结余”科目,贷记“拨出经费”科目。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反映拨出经费累计数。该科目应按“拨出基本支出经费”和“拨出项目支出经费”分设二级科目,并按所属拨款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有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转拨业务的行政单位,该科目应按拨出经费的不同经费性质设置“财政一般预算拨出经费”和“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拨出经费”两个明细账科目,对财政拨入的一般预算经费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的转拨情况进行分类核算。除财政一般预算经费转拨业务和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经费转拨业务外,有转拨其他资金业务的行政单位,该科目还可以设置“其他拨出资金”明细账科目,对其他资金的拨出业务进行分类核算。

【例14-4】某市政府所属行政单位质量技术监督局因为开展业务活动的需要,发生如下业务:

(1)通过银行存款科目向所属二级预算管理单位甲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转拨一笔财政一般预算经费,具体为:“拨出经费——财政一般预算拨出经费——基本支出——人员经费——甲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20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拨出经费——财政一般预算拨出经费——基本支出——人员经费——甲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2)通过银行存款科目向所属二级预算管理单位市质量技术检测研究院转拨一笔财政一般预算经费,具体为:“拨出经费——财政一般预算拨出经费——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市质量技术检测研究院”24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拨出经费——财政一般预算拨出经费——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市质量技术检测研究院 24000

 贷:银行存款                                        24000

【例14-5】某市政府所属行政单位财政局年终结账。“拨出经费”总账科目借方余额65000元。“拨出经费”有关明细账科目借方余额为:“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市财政监察分局”45000元,“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市财政局机关服务中心”15000元。该行政单位没有财政政府性基金预算拨出经费,也没有财政其他资金拨出经费。行政单位将以上“拨出经费”科目的借方余额全数转入“结余”科目。其会计分录为:

借:结余                           60000

 贷:拨出经费——基本支出——日常公用经费——市财政监察分局   45000

      ——基本支出——人员经费——市财政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15000

第三节 结转自筹基建

一、结转自筹基建的概念

结转自筹基建是指行政单位经批准用拨入经费以外的资金安排基本建设,其所筹集并转存建设银行的资金。行政单位对自筹基建支出的管理原则主要是:从严控制自筹基本建设支出,不得用财政预算拨款安排基本建设支出;对确需用预算外资金和其他收入安排的,要严格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不得使用。批准后的自筹基本建设资金,应纳入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由基本建设会计组织会计核算。

二、结转自筹基建的核算

为核算结转自筹基建业务,行政单位应设置“结转自筹基建”科目。行政单位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转存建设银行时,根据转存数借记“结转自筹基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基本建设项目完工后收回剩余资金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年终结账时,应将该科目借方余额全数转入“结余”科目,借记“结余”科目,贷记“结转自筹基建”科目。该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转存建设银行的余额。年终结账后,该科目无余额。

【例14-6】某市政府所属行政单位交通局发生如下业务:

(1)将自筹基建资金500000元转存建设银行。其会计分录为:

借:结转自筹基建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2)年终,假定“结转自筹基建”科目借方余额800000元转入“结余”科目。其会计分录为:

借:结余     800000

 贷:结转自筹基建  8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