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近年来,企业内部审计作为完善的公司治理和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信息的重要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实务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内审的效力。
为内审“正身”
当前不少企业中,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或者有名无实,使得内审工作无法充分发挥效力。究其原因,主要体系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独立;第二,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第三,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第四,内部审计工作缺乏标准和规范。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企业挖掘深层原因,逐一解决。
首先,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完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要想让内部审计更好地发挥作用,在机构设置上就必须体现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立与管理,应根据企业的机构来灵活选择和运用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综观国内外,在公司治理结构设计中,内部审计管理模式选择主要呈现五种状态,在独立性、权威性和监察效果方面各有特点:
第一种是隶属于企业经理班子,由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分管,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最低,由于效果最差,已基本被淘汰;
第二种是隶属于经理班子,由公司经理直接分管,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稍高,但对经理层的违法乱纪滥用职权难以监控;
第三种是在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领导之下,其独立性和权威性较高,但对董事会本身无法监督,这种模式能深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确保董事会对生产经营风险的了解与控制;
第四种是隶属于监事会,由监事长分管,其独立性最高,能够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违反法规或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但如果监事会有职无权,则导致效果不甚理想;
第五种是在总裁和董事会的双重领导之下,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其权威性最高。
从理论性和实践性来看,第五种组织模式效果最佳,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而实现其客观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也极力倡导这种组织设计方式。
其次,增强企业领导以及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搞好企业管理至关重要,要想搞好内部审计首先必须提高内部审计意识,尤其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至关重要。只有自上而下地从思想上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把“要我审”转变为“我要审”,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增强内审工作的效力。
再次,努力提高企业审计队伍的专业胜任能力。
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仅决定了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效率。因此,首先要提高审计人员的自身道德修养。其次,要不断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等后续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内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最后,规范审计工作,健全内部审计机制。
企业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按照不同的审计项目和内容,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操作规程,明确审计步骤及每一步骤必须获取的证明材料,并填写工作底稿,确保审计结论的全面、真实和可靠;同时,建立严格的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制度,对不按照工作规程实施审计而导致审计结论不实或偏差较大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以此来增强和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降低审计风险。
增强内审效力
在确立内审部门在企业内应有地位、保证内审工作顺畅有效开展的同时,内审人员更要从实际工作出发,真正让内审工作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对此,笔者在实际工作经验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工作要点,以供参考。
▲“三三原则”
1.三个围绕。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要突出工作重心,紧抓“三个围绕”:一是紧密围绕公司经营发展战略开展工作,二是紧密围绕提升经营效率和效益开展工作,三是紧密围绕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开展审计工作。
2.三个贴近。服务公司经营发展,应该做好“三个贴近”:一是贴近市场前端,二是贴近基层,三是贴近敏感、焦点话题。
3.三个转变。积极推进审计工作创新转型,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和效益审计及内部控制审计的转变;在审计方式上,由事后查错纠弊向事前事中过程控制和风险防范的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审计监督向监督和服务并重的转变。为此,一方面要加大对各级分公司审计工作的指导力度,引导审计人员转变审计观念和工作方式,促进全公司审计工作整体水平上台阶。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审计队伍素质建设,适应新形势重点业务发展的需要。
▲四项重点
审计工作千头万绪,为了提高审计的效率,在工作中,要注意突出以下四项审计重点:
1.关注经营的效益及效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的收入、利润变动情况,随时关注影响业务收益相关事项的执行效力,协助企业发现阻碍业务发展的潜在因素,提出解决方案建议,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监督执行。
2.关注资金资产的安全完整。围绕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及资产管理的规范及账实相符,关注营业款等重要资金的及时上缴及资金安全,资金收支两条线及执行中潜在的监控风险;关注各类存货及工程物资等严格履行出入库手续,定期组织资产盘点,建立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及系统支撑的定期对账机制,确保账账、账实相符,保障资金资产安全。
3.关注权责发生制及会业核对机制的严格执行。围绕公司各项基础管理的规范,关注收入、成本费用、资本性开支等,严格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检查是否按受益期及现金流确认收入;为保障收入的完整、准确归集,防止跑冒滴漏,规范经营行为,对关键控制流程进行全过程跟踪;审查会业核对制度,核对资金资产,保障账账、账表、账实相符,准确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对信息系统安全性,以及对业务事项审计分析判断能力,防范经营信息失真的风险。
4.关注计划投资的规范性和效益性。围绕计划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开展审计工作,重点关注重大投资决策包括大额设备采购、招投标、大额资金使用、资产的处置等决策程序是否规范,重要事项按照议事规则办理或履行审批程序;落实工程项目授权审批、招标程序、工程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工程实施、建设工期、竣工终验、暂估转固、交付资产等环节的管理责任,确保国家相关规定及公司内控制度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来源:中国会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