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发票网上认证软件实训教材
第一章 增值税发票网上认证系统第四节一、发票内容介绍

一、发票内容介绍

1、增值税专用发票内容介绍

图1-4-1

① 发票代码:增值税专用发票10位代码,规则是第1-4位代表各地市(以上代码参见附件),第5-6两位代表制版年度,第7位代表批次(分别用1、2、3、4……表示),第8位代表版本的语言文字,(分别用1、2、3、4代表中文、中英文、藏汉文、维汉文)。第9位代表几联发票(分别用4、7表示四联、七联),第10位代表发票的金额版本号(分别用1、2、3、4表示万元版、十万元版、百万元版、千万元版,用“0”表示电脑发票)。

② 发票号码:发票号码为8位,主管税务机关给每个企业分配一段号码的方式进行编制的。

③ 开票日期:开具发票的当日

④ 购货方:在主管税务机关注册的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和开户行及账号。

⑤ 税控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控码是84位,是一串包含了专用发票购货方纳税人识别号、销货单位纳税人识别号、金额(不含税)、税额、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七项内容的密文。税务机关通过这串密文进行和发票上的明文比对。

⑥ 品名、规格、数量、单价、金额、税额:这里计入销货单位销售的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品名,规格、数量、单价(不含税),金额(不含税单价)、税额。

⑦ 逻辑关系:金额(不含税)=含税金额/1.17

税额=含税金额/1.17*0.17

单价=含税金额/1.17/数量

价税合计(大小写)

⑧ 销货方:在主管税务机关注册的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和开户行及账号。

⑨ 备注:特殊事项的注明

⑩ 收款人、审核人、开票人、销货单位(章):销货单位(章)使用在主管税务机关登记的发票专用章。

2、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内容介绍

图1-4-2

① 发票代码:普通发票分类代码(以下简称分类代码)为12位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排列:第1位为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代码,1为国家税务局、2为地方税务局,0为总局。第2、3、4、5位为地区代码(地、市级),以全国行政区域统一代码为准,总局为0000。第6、7位为年份代码(例如2004年以04表示)。第8位为统一的行业代码,其中,国税行业划分:1工业、2商业、3加工修理修配业、4收购业、5水电业、6其他;地税行业划分:1交通运输业、2建筑业、3金融保险业、4邮电通信业、5文化体育业、6娱乐业、7服务业、8转让无形资产、9销售不动产、0表示其他。第9、10、11、12位为细化的发票种类代码,按照保证每份发票编码唯一的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自行编制。

② 发票号码:8位阿拉伯数字。如发票号码资源不够用,在设计时应考虑与分类代码结合,即在分类代码的第9、10、11、12位中设置1位为批次代码。企业冠名发票,可在第9、10、11、12位分类代码中设置1位单独表示,或者直接在发票号码中以给每个企业分配一段号码的方式进行编制。

③ 开票日期:开具发票的当日

④ 机器代码、机器号码、机器编号:机器代码和机器号码与发票上印制的发票代码和发票号码是一致的。机器编号为税控器具编码。

⑤ 税控码:《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的税控码为144位,票面打印4行每行36位符号,《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代开)》的税控码为180位,票面打印为5行每行36位符号。

税控码包含的信息为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承运人纳税人识别号、主管税务机关代码、收货人纳税人识别号或发货人纳税人识别号(即有“+”号标记的一方代码)、代开单位代码(或代开税务机关代码)、运费小计、扣缴税额。其中,自开发票7个参数(不包括上述代开单位代码或代开税务机关代码、扣缴税额等两个参数),代开发票9个参数。

⑥ 发货人、收货人及承运人名称及代码,主管税务机关税号:在主管税务机关注册的信息,这里的主管税务机关税号是承运人的主管税务机关信息。

⑦ 运输货物名称及金额:货物名称、数量(重量)、单位运价、计费里程及金额等。

⑧ 其他费用名称及金额:装卸费(搬运费)、仓储费、保险费及其他项目和费用。

⑨ 备注:填写起运地、到达地和车(船)号等内容

⑩ 运费小计和其他费用合计:分别合计运输货物项目栏金额合计数和其他费用项目栏的合计数。

⑾ 运费小计=运费项目各项费用相加之和;其他费用小计=其他项目各项费用相加之和;扣缴税额=合计×税率。税率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税率填开。

⑿ 合计(大小写):合计=运费小计+其他费用小计。

⒀ 承运人盖章和开票人:开具《货运发票》时应在发票联左下角加盖财务印章或发票专用章或代开发票专用章;抵扣联一律不加盖印章。